第469章 没有靠右行驶(1 / 2)

1942风起南洋 潜水老猿 3994 字 4个月前

“我们第二阶段普通话和简化字方案已经确定下来了,正准备全面推广。第三阶段的方案需要在实际运用后不断修正确认,至少要五年以后。赵元任、李方桂、季慕林、马一浮、陶行知、郁达夫、钱钟书等人可以酌情转入世界语计划中,北边的郭沫弱、陈寅恪、矛盾等人不会留下,但也可以参考他们的意见。”赵易叮嘱道。

在这两年的使用中,先锋军推行的普通话和简化字方案有一些不适合的地方需要修改,第一阶段推出的简化字只是在35年第一批简化字方案上改良的最基础的是531字,第二阶段增加到了1516个字。

这些字足以应对日常所需,形成未来简化字体系的骨架,再多的简化就不着急了,可以慢慢推动,甚至不添加也没关系,后世的简化字也只有2274个,其中还有些不常用。

简化字过多过快,造成和传统文化脱节太严重,也并不是一件好事。

先锋军第一阶段普通话和简化字的编订中,有原来的35版和37版方案打底,还有三巨头带来的电脑中的字库,只是挑选出了一部分即可。到了第二阶段,东联国已经建国,邀请来的学者就更多了。

三巨头考虑到未来和华夏的沟通,早早和宝塔山那边打了招呼,矛盾等人也加入了进来,力求打造出和华夏共用的一套方案来。

人一多,意见就多。

一直拖到现在,在三巨头和宝塔山那边共同推动下,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才最终确定。

连老蒋那边都有不少人赞同这套方案,主张施行,但那边有大佬摁住,迟迟没有动静。倒是在谈妥后,先锋军和解放区那边都开始了新方案。

倒也没多少人过多怀疑先锋军和那边的联系,毕竟这个是华夏文化界的大事,几乎所有华夏相关的著名学者都或多或少的牵扯其中,华夏各方势力基本都表示支持,甚至主动参与其中,最后的方案主持已经不是东联国了,而是整个华人界代表,欧美华人都有代表加入。

除了国外有人警惕华人圈同文同音外,习惯了大一统思想的华人界觉得先锋军的选择才是最正常的。

连日本人都在46年还不等经济稳定就开始推行了简体字了。

在前世简化字的基础上,第二阶段简化字显得更加合理,和传统文字的过渡也更加平顺。有些字取消了简化,有些歧义和异体字也分得更加清晰,很多字不再多字改一字。有些也更贴近文字的本意,甚至有些字还借鉴了甲骨文字和金文,象形文字的表达更加突出。有些字简化得更加符合华夏传统文化演变,符合汉字的逻辑表达。

有些拿不准或意见向左的字还是保留了原繁体模式,等待以后实际推行过程中的检验。

一个字一个字的抠下来才凑了这些字,更多的字只能放到第三阶段了。

随着时代发展,或许会新造出一些新繁体字来,或者一些简体字不合适,需要重新修订或者恢复到原来的繁体字。

汉字其实是不断在演化的,毕竟人的思想和社会都在变化。就像投石的砲变成火炮的炮,就反映了某种演变。

西方所谓的希腊和埃及的一些文字千年不变,就像整个文明从一开始到结束都是一个模式的演戏一样,总让人感觉不真实。

或许一代人过去,有些字已经不合适了,做一些略微的调整也未尝不可。不过社会的惯性很大,当全民教育普及后,再改变就很难了。

“语言和文字的改变是一件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加大华语的推广力度,同文同音同一文明下,可能需要一两代人的改变,一些社会问题才能不再是严重问题了。”赵易前边说的是东联国国内,后边继续说世界语,“同样的,在西方文明主流下,指望世界语短时间内大受欢迎是不可能的。我们要意识到这个任务的长期性,或许三五十年都不一定有效果。但毕竟有了个可以一试的办法,只要我们不断去改变,先用一百年时间来文化积累,总能动摇西方话语权的强势基础。”

……

世界语还没有影子,先锋军的华语推广却早已影响深远。

“现在东联国的各个学校都在推广华语,我们的孩子不学华语都找不到好的工作。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们必须要采取措施,推翻万恶的先锋军。”大叻郊外一座葡萄种植园内的一间木屋里,一个身穿奶白色西装的三十多岁男子正在大声疾呼,手臂不断挥舞着。

三米长的长条木桌旁还安静地座着八个人,听着奶白西装男的话,谁也没吱声。

康志生坐在其中,也只是默不作声地只管低头记录,并不插言。

在牵扯到华人的一些问题时总有些尴尬,有些问题还是尽量少说为妙。

过了半响,坐在长桌首端的苏俄顾问诺维科夫扣起中指,敲了敲桌面,不耐烦地问道:“萨尔曼同志怎么还没到?”

“我们正在联系,有人已经看到他进了大叻。”负责组织会场的阮道嫡忙应声道。

诺维科夫中指点了点桌面,沉思片刻后才皱起眉头道:“他不会被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