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交通不便,开采钾盐矿要麻烦一些,加上老挝工业基础弱,加工成本高,但现在万象还是东联国之都,周围交通比后世还要强一些,周边又是东联国两大工业基地之一,开采钾盐矿自然成本更低。还有呵叻盆地,那里的交通一直比较便利,富集矿又多,更容易开采。
赵易知道后世一个统计数据,老挝和泰国的钾盐资源至少超过100亿吨,远超过钾盐不足的华夏。
经济开采储量现在还在勘探中,不过不妨碍现在的生产。仅仅这两处的产量现在就已经超过了5万吨。目前东联国农业对化肥的依赖性还较弱,消费很少,这点产量已经足够,还能满足工业用钾的一些化工需求。
“钾盐现在倒是不缺。不过这食盐我们现在缺口就有些大了,内陆盐矿确实得早做准备。”李衡点了点头,话题却歪楼了。
“食盐?”这一点赵易却是不知。
先锋军起家时还曾经利用老挝地区的盐矿熬盐,所产的盐还曾出售向华夏等地,现在竟然缺盐了?
“你也知道,我们现在的食盐主要以海盐为主,在开辟了几处海边盐场后,食盐是不缺的。只是在这个旱季的时候,受到了战争影响,我们沿海的盐场大规模减产。本来也能支撑,但现在盐化工的规模上来了,盐原料自然就紧张了,连食盐都受到了影响和波及。”李衡苦笑一声解释道。
赵易一时恍然。
东南亚这边的气候制约的盐场的分布,虽然海岸线漫长,但是降雨多的气候不利于晒盐,尤其是赶上雨季,盐场基本就停工了。
盐场所产的盐主要集中在旱季。
为了加大海盐产量,先锋军还特地扩大了盐场规模和数量,年产10万吨以上的大型盐场就扩大到了7家。
食盐需求一般是对应着人口。东联国国内和出口周边的需求也就一亿多人左右,仅仅这7座大型盐场,一年就算只70万吨盐都绰绰有余,产量减半都能供应国内日常需求。
但之前旱季正处在战争时期,英法海军封锁海岸线,甚至炮击沿海城镇,为了安全,很多盐场都停工了。停战之时,雨季也来了。
“全国包括内陆盐场,盐产量达到了28万吨,去年库存还有11万吨。我当时觉得差不多够了,却有些疏忽大意了。”李衡惭愧道,“本来按照健康的算法,一年一个人吃2公斤就够了,但这个时代人真出大力,气候炎热出汗多,需要盐分也就多。对食盐的需求不能按照后世的那些小白领的健康标准来,不自觉的食盐需求就大了。
本来这也没什么,食盐产量也能支撑。但战争让民间恐慌,开始储存食盐,这使得食盐分配有些不均匀。而这个时候,食盐走私却没有减少。
往年我们都在食盐出口,今年由于受到华夏战乱的影响,内陆食盐价格更是攀高。虽然我们控制了出口,但各地走私猖獗,致使食盐出口量剧增,这已经影响了国内食盐的供应。若不是盐化工并不需要太精致的食盐,恐怕这个缺口更大。”
赵易也觉得自己有些疏忽大意了。
先锋军的食盐也施行了专卖制度,这不仅能保障一个稳定的税收,还能便于掌控。
三巨头只是把盐的价格降了下来,加上建设各地交通,这大大抑制了国内的食盐走私。但对于对外的盐走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候也借助这些通道方便和国内沟通交流。
这时候的食盐走私本来是利于苦于高价盐的内陆居民,也能给先锋军带来收入的一件双赢的事,但在先锋军食盐不足的情况下,却差点成了祸害。
“最近两三年内还得需要这些走私通道,不能断。不过为了以后能顺利收回和现在的食盐危机,也该整顿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