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没有那么夸张。”赵易也曾安慰过李衡,“现实毕竟不是游戏,有太多的不稳定因素,没法达到标准上的统一。不过,我们会努力向更标准和更完善的方面发展。”
李衡的父亲是普通的工人,哪怕是技术高超,却受限于文凭,迟迟卡住得不到升迁。偏偏他是个保守的人,更愿意留在原来的单位,唯一的跳槽还是被人排挤到了另一个兄弟单位,连档案都丢得不全,最后蹉跎到退休。他的一些唠叨不免影响到了李衡。
赵易对这方面的看法相对现实一些:“现在我们的职业等级考核,主要考虑四个方面。一方面是为了以后人才数据库的建立。
第二方面则是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不全面,需要社会的更多参与。
不像后世遍地是大学生,我们现在一共才建起了21所正规大学,由于缺少师资力量,大部分规模还不大。指望这点大学培养积累人才是不够的,需要激发人们主动去学习。职业考核制度和工资福利等挂钩,最起码有了些推动作用。这也能鞭策人们不要太懒惰,有前进的希望,才更容易自强不息。
第三方面就是你所说的文凭垄断了。
这个文凭不是单指后世的那种文凭,而是知识垄断。
现在的华夏也好,我们东联也罢,都没有经过后世红色平等风暴的洗礼。目前的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通过封建社会沿袭下来的师徒传授,和少数精英知识分子的系统学习来流传。在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还没有大规模普及的情况下,这样的知识垄断就显得愈发突出。这不止是知识本身的垄断,还有知识上升阶梯通道的垄断。
无论是师徒,还是那些精英化的分门别派,包括留学生体系中留美、留日、留欧派系和学术门阀的争斗,都极大的限制住了知识的有序普及。
当民科已经成为不系统学习的被嘲笑对象时,所谓系统学习的视野已经越来越狭隘了。
还有一个方面是,现在的现代科技基本上都是西方掌控着话语权,师资力量基本都是受西方文化影响。我们需要破局,不是把这个体系砸烂,而是需要有另一条来自现实和本土,也更加标准化的学术通道来制衡。
我们推行的汉华等级考核将不仅仅限于职业等级,而是更广阔的人才等级,来作为上进的阶梯通道。”
此次推举院士,先锋军也需要等待自己培养的人才逐渐在社会实践中成长起来。
先锋军的科学院的科技工作者,差不多算是职业等级中起步点最高的了。
三级以下科研工作者被冠以研究生级别。
一级为研究实习生。要想免试,真的得需要研究生的文凭。不够此时先锋军的人才奇缺,一般大学生就能免试通过了。
来自社会具有丰富经验的大学毕业以下文凭的人员想要挂上这个称号就得必须要考试了。三级以下都有明确的标准考核项目,任何人有能力,都能爬上这道登天阶梯。
二级为研究助理,三级为研究高级助理,或者称为副研究员。
博士毕业一般也就挂个研究高级助理,不管是国内博士,还是国外博士。
四级开始才是正规的研究员,从四级到六级分别为初级、中级、高级划分。
这些是各项研究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七级的称呼很有华夏特色,为大学士级。
有些人总结先锋军的职业等级,三级以下靠基础,中级三级靠实践,最上边三级靠功劳。
到了七级和其他职业的七级一样,没有一定的功绩,没做出一定的科技成果,是很难提升上来的。
目前,侯德榜就是先锋军科学院的七级。
三巨头知道侯氏制碱法的厉害,但这刚刚出来不久,而且还在改进中,世人对这个印象不深刻,所以侯德榜才没有被提升为八级。
科学院的起点高,峰顶也高。
科学院的八级已经可以成为大师级了,顶级另有一个称号,宗师。
在某个领域达不到开山立宗的程度,就没法称之为宗师。所以,先锋军科学院中八级已经极少,宗师现在一个没有。
院士评选,七级就可以符合标准了,当然在宁缺毋滥的情况下,最后的评选结果可能极少。
“侯总师,要不要考虑一下东联国的国籍?”临走时,李衡又和侯德榜半开玩笑道,“我们东联国虽然对双重国籍审核严格,但是却可以保留原母国国籍的。当东联国人,一样是华夏人。”
东联国正在加紧国籍的审核,虽然没有一刀切的放弃双重国籍,但对双重国籍的审核越来越严格,对于拥有东联国国籍,又想申请除华夏以外的其他国籍的人,一般都会拒绝,除非放弃东联国国籍。但对于进来的华人移民却放得稍松一些,允许可以保留华夏国籍,但为了避免引起争端和国际纠纷,双重国籍的人需要以一国为主,放弃一方的一些政治权利,顺便也放下了一些义务。
侯德榜因为华夏南边的一大堆关系和事务,至今没有加入东联国,这也是他只评在七级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