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边的孙立人冲得有些猛了,佯攻已经被法国人误会变成主攻了。”赵易言道。
孙立人加入先锋军后,被命名为了第7集团军军长。
先锋军很多老兵是从远征军中走出来的,他的资历也对得起这个军长之职,只是他半路空降,在崇尚功勋的先锋军中底蕴不足,目前只是挂着少将带着一共才5万人的一个集团军。
在先锋军中,一个人要想上位,需要足够的功勋,一个集体需要扩充实力,也需要足够的功勋。
先锋军现在有7处专门的新兵训练营负责集中整训,然后才分配到各个部队中去,下边的军队是不能私自拉壮丁扩大队伍的。
“要让队伍变强,就得立功勋。”在总参谋部做事的齐学启劝慰孙立人时就说过,这是明摆着的,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所有人都要遵守的规矩。
“西线没什么战事。就算英国人打算攻过来,恐怕上边也会采取守势。要让我来安排,干脆用印缅边境的丛林拖死对手。”孙立人很敏锐地察觉到了三巨头的布置,决定申请去东线建立功勋。
海防北部的攻势就是他的第7集团军组织的,本来这里是佯攻,现在因为攻击太猛真被法国人误会为主攻,牵制了法国人的行动。
这佯攻演得太真,让赵易也不得不提醒一下。擅长防守的法国人把海防精心打造成了铜墙铁壁一般,贸然攻击损失太大。
“他或许是要证明自己。呵呵!”叶关笑道,“不过,他确实是一个正规的军人,暂时并没有乱七八糟的想法。”
孙立人被安排去越北,对他自己也是一个考验,除了战场上的考验还有立场上的考验。那里和华夏接壤,和国内联系更方便。
不会因为孙立人是历史名人,三巨头脑筋就变傻,对之信任有加。后世传言的种种怎么能轻易就判断出真相如何?这不是请客吃饭,三人不敢赌人品,尤其向来谨慎的赵易。
不考虑以后的变化,至少目前的孙立人是经受住了考验。
老蒋还曾派人找过他,连他小舅子也出面,但被孙立人婉辞了。若有选择,对于一名华夏军人来说,怼英法这样的队伍比打内战更荣耀。
此战他位于海防北侧,担任佯攻任务,手下只有一个甲种师,一个乙种师,却并不妨碍他打出自己的气势来。
哪怕是乙种师,自动步枪也已经开始普及,就算不是自动步枪,也是冲锋枪,迫击炮更是一点不落。虽然缺少重型装甲的支援,但这套打发让他更熟悉。
急于进攻的法国人虽然把主力抽调走,但海防北侧依旧是法国人防御的重点。他们还在猜测华夏人的帮助,平时也担心华夏人的插手,在北方布置的阵地很是严密。
孙立人一开始相当于碰上了个钉子。但这丝毫不妨碍他率领的军队给法国人带来了强大的压力,当然代价就是损失略大了一点。
这点损失在华夏国内根本不算什么,但在先锋军的战略中,对伤亡还是很看重的,毕竟华人数量少,不得不惜命。至少赵易觉得这样一场佯攻是不值得牺牲那么多。
“孙立人的兵团指挥能力还不错。”叶关笑道,“说不定更大规模的大兵团作战也能指挥。”
“老郑目前来看,有不足,但还是很稳妥的。”赵易慢悠悠道。
先锋军都知道,除了三大巨头外,还有军队中的三小巨头。
第一集团军军长彭季淮、第二集团军军长林瑞以及第三集团军郑大斌。
这三个集团军可都是超过15万的规模,这三位老牌将军已经挂上了中将军衔,并担负起了东、西、南这三个最重要方向的防线指挥官的职务。这里边郑大斌能力稍弱一些,但却拿准了忠心这关键的一项。在考虑东线作战时,三人也讨论过更换指挥官的事情,最后还是觉得了继续让他来担任。
三小巨头中,彭季淮的威和急脾气是比较有名的,林瑞的智和傲气也是特色,只有郑大斌自知自己的不足,倒是最为和气,先锋军推行的参谋团制度,在他这里也推行的最为彻底。
此次作战,与其说郑大斌在指挥,不如说是先锋军的参谋团在指挥。为了此战,总参谋部大部分都搬到了这里。为了协调各方力量,赵易才选择了也跟来坐镇。
不需要他亲自上阵,诸多参谋们已经有条不紊地操作了一场大兵团作战。
之前唯一拥有大兵团作战经验的赵易也不敢说比这些参谋们做的更好。靠着两个兄弟的配合以及多年积累的威严,赵易才推动了军队的顺利配合,哪里比得上参谋们更加合理详尽的配合方案。
在赵易这个国家主席不宜亲自出场的情况下,反而是更能包容的郑大斌更适合担当起东线的大规模作战。
“现在战事比我们之前预想的还要顺利,或许战争能很快结束。”赵易叹道。
作为最高领袖,赵易也不适合长期在东线坐镇。战争不止是战斗,还有全国各地的其他政务需要处理。他坐镇安排好了计划,剩下的只需要郑大斌指挥着去推动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