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一个村寨(1 / 2)

1942风起南洋 潜水老猿 4335 字 2023-12-29

“赵三,修电线杆子回来了这电线杆子竖起来,我们这里也能通电了吧”赵和平刚下班就在村口碰到了村长郑老头,被他拦住了。

先锋军这些新建村镇,特地打乱了宗族势力,几乎没有以姓为名的村镇。各村镇姓氏都很杂,也没什么族长家主冒尖,当初选村长的时候,大多数是看在建村时候,谁有能力谁为村民办事多,才被一个个土豆选票选了出来当村长。

当初他们村是一口气建起来的,也谈不上谁资格老。虽说有建设兵团在其中帮忙建设规划,但郑老头跑前跑后,还当过一阵伪保长,也算是有见识的人了,村民们别无所选,也就把土豆投给了他。

郑老头做村长也算上心,毕竟上车伊始,有补贴可拿,有先锋军最重的功勋可积累,心中有干劲。何况旁边还有个上级派下来的书记监督。

“暂时还通不了。”赵和平老老实实正说着,已经眼看着村里的那个刘书记也扛着一把锄头来到了村头。

先锋军的村书记是外调官。除了那些传统华人村镇,在这种各地人都有的新村镇中,也没太多排挤。

刘书记还是个退伍的老兵,这可是先锋军最受欢迎的身份之一。据说刘书记的福利等级是六级,属于尊敬级,完全可以靠吃皇粮养活一家子人了。

东联国建国后,先锋军的七级福利待遇继续推行,不过待遇有了些调整和改变。

一级继续保持了一个月十斤标准粮。再降下去就要取消福利待遇,而且降低家庭成员福利待遇的牵连,让人不得不琢磨一下这个惩罚级的威力。

二级也维持着一天五两标准粮的额度。看似和第一级粮食供给数差别不大,但这个惩戒级不需要连累家庭成员,和惩罚级已经是天壤之别的变化了。

有文化人就为此诟病第一级的福利,言称这是连坐。

“华夏千百年来就是以宗族家庭为中心,就算是现在也很多人不知国而只知家,连坐才是震慑的有效手段。为了维护初期的稳定,连坐也必不可少,等什么时候彻底稳定下来,才能谈个人解放,不需要这个户口簿了。”赵易对此不以为然,指着代表福利制度的户口簿曾不屑道。

这一步福利的过渡足以让很多人惊醒,暗自惶恐。何况惩罚级后边真取消了福利待遇,更是连很多土著人都不如。

第三级和第四级的也都保持不变。

一个七两,一个一斤。以这个时候人饮食状况,一天能吃一顿饱饭,但都无法顿顿吃饱。

先锋军向来鼓励劳动,不提倡养懒人。福利待遇只是补贴,不是养闲人。

就算连获丰收,先锋军也养不起那么多闲人。

三四级是人数做多的级别。就算一点点的提升,总数也是一个天文数字。在勒起腰带搞建设的时候,真不适合放开肚皮吃大户。

略有些变化的只是第四级的标准级加了一点副食品和其他衣食住行上的补贴票据,让三四级档次拉开,可以让那些移民更愿意配合,快速通过审核,成为正式的东联国公民。

真正变化大的是四级以上的。

五级是奖励级。从一天一公斤继续提升为一天三斤。

这足以让一个人吃饱还有剩余了,还可以让人吃的更好一些。

真正到了第五级的人已经算是先锋军的骨干,保存他们的实力,拉拢住这些人更为关键。

上升为第五级的人,很难因为懒惰而堕落,只求吃饱饭而不思进取。

五级上边还有第六级的尊敬级,除了一天升为十斤米外,还有更多的补贴票据和其他优待。

“百里侯的待遇不过如此。”每每说到这个,郑老头总是不忘卖弄一下县令是百里侯的博学,还顺便嫉妒羡慕一下。

在他的认知里,单位差别并不明显,只记得伪满朝县令除了俸银外,也不过20担米的年俸。

刘书记同样不算工资奖金之类的,仅仅第六级的福利待遇足有30担米粮,这待遇足以让人眼红。

刘贤民也很知足。

受伤后,相应赵大帅深入到基层的号召,他退伍经过培训成了村镇书记。

“一定要把政权渗透到基层乡村。”赵易的这句话并没有广而告之,只是三人会议上的无记录谈话,最多在高层扩大会议上说过类似的话。

后世华夏是很好的老师,现在新建村镇传统势力被打破,还属于权力真空期,正是政权布局的最佳时机。

虽然先锋军的党支部还渗透不到村镇,但那些退伍老兵对先锋军的忠诚度一点不弱。

二战结束后,一部分伤兵老兵需要安置,一部分人也厌倦了战争,从43年开始大量参军的士兵中有不少也到了退伍的时候了。虽然东联国的国防军还在继续扩大规模,但总有不少人退伍,地方上也需要这些忠诚的退伍老兵来维持稳定。经过筛选,才有了第一批三千退伍老兵村镇书记,占了新村镇书记半数还多。

他们这些书记的任务不需要处理日常事务,只负责监督先锋军法令的执行情况,还要维持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