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宋秋照样起了个大早,刚洗漱好,外头杜传福就赶着骡车进来了。
坐上车,往平安大集去,购买今儿的食材。
照样先去了七里村,打算先买鱼。
到地方时,齐春湖已经拉了鱼往镇上去了,留在家里鱼塘的是他弟弟齐冬湖,跟昨儿一样,见过了,也是熟了的。
今儿要了四条草鱼和三条鲫鱼。
付了账,杜传福将装了水够着鱼的木桶绑在板车上。
宋秋看着那鱼塘里游起来的小鱼,想到那偌大的松山河,脑子里有了点想法。
不过暂时按兵不动,这事还得问过了齐春湖,再看吧。
从七里村出来,回到平安大集上,又买了肉,同样的,五花肉和瘦肉都买了。
另外又买了两笼猪大肠,以及一个猪肚,和两块猪肝。
再买了一只鸡,和一板豆腐。
今儿的菜色就够了。
又去铺子里买了一些绿豆和黄豆。
一路赶回客栈,跟昨儿差不多的时间。
王氏正听了她昨儿的招呼在和面,已经和好了一个大面团发着了,这是第二个。
袁华两口子也收拾得利利落落的来了,估计刚到,正跟老袁氏说着话呢。
“我爹娘说了,让我们好好给大姑你干呢”
说着,见宋秋回来,也跑过来跟宋秋说了一样的话,又问他们需要忙什么。
宋秋便给他们安排了,先把桌子板凳搬到茶棚里去摆上,前头用得那个小灶拿出去把火生上,水坐上,随时准备着。
又将客栈里用的茶叶分些出去,茶棚的热茶这就有了。
另外,宋秋看了王氏揉出来发着的面团,今儿茶棚就做些包子和馒头卖就成。
就让陈氏来剁肉馅,袁华在茶棚准备那些就成。
等肉馅剁好了,宋秋就带着陈氏和王氏几个先包包子,包上两笼的,又坐上几笼馒头,估摸着差不多了,剩下的肉馅和面团就先放着,等会卖完了接着包就是。
陈氏往前不怎么会包包子的,这会儿跟宋秋这么一学,包出来也像样的很,宋秋也放心后头的就交给她自己包了。
包子要卖,肯定要有卖相的,这肉馅是她亲自调的,保证又香汁又多。
这么一个大肉包,比镇上的还大些,三个钱一个绝对吃着不亏,她做良心生意,可不亏待每个过路人。
另外馒头,还是一文钱一个,热茶也是一文一位,随便自个想吃什么了。
等袁华两口子做顺手了,后头每样减量,再添些面条汤圆什么的搭着卖,过路人就更有多的选择了。
茶棚这边准备好,蒸笼在厨房大锅里蒸熟了挪出去在小灶上坐着,保持热量,宋秋就放手不管了,开始忙活自己这边的。
今儿早饭大家一人吃一个肉包一个馒头,倒也不必麻烦再单弄了。
宋秋把肥肠处理出来,这两笼有些多,因上回洗肥肠被她奶盯了又盯,宋秋这回就索性麻烦点,用草木灰来洗了。
草木灰惹上肥肠里去,那可是都要多洗几遍水的。
张梨花力气大,水缸见底了就立马去河边提了一桶又一桶回来装满。
有王氏帮着一起清洗,倒是也很快就洗出来了,接着便丢进锅里去煮。
又把猪肚处理了一起煮出来,五花肉煮出来,鱼杀出来。
趁着一口锅里忙活这些的时候,宋秋就用另一口锅,打算酥一陶盆红油出来,虽是天会越来越冷,但凉拌菜也是必不可少的,少不了红油。
再说了,等茶棚供应面条了,也是要用红油的,独一份的,可不能落下。
自制红油也简单,他们做餐饮的人都要会做的,不用直接买辣子面回来,都是自己现做的,独家配方。
锅里烧热,然后将没剪的干辣椒倒出去,足足半锅。
就在热锅里焙炒。
直焙得辣椒焦脆,才盛装到干净的陶盆里,用杵子捣成细碎。
这焙得干脆的干辣椒,用杵子一捣就碎开了,多捣几下,很快就成了辣子面,比直接买回来的辣面又不一样,香了些,酥了些,也好看。
再把香叶也焙一焙,同样捣碎掺在辣椒面里。
锅里烧菜籽油,烧热的时候,下入八角等香料和老姜煸香捞出来。
油烧老,冷却一会儿,陶盆里放上生芝麻,最后将锅里的油泼进陶盆里,一边搅拌,直到油充分融合泡住所有辣椒面。
最后,宋秋往里头滴入少许醋。
登时,那色泽红亮香气四溢的红油就做出来了,
全程看着的老袁氏几人啧啧称奇,已经见识过这红辣椒的厉害之处了,那啥豆瓣酱和干辣椒做的菜都好吃就知道了。
怎么这干辣椒炒一炒碾碎碾碎还能做出这么香的东西呢。
“这又是啥菜”老袁氏好奇问。
宋秋道“这不是菜,是调料,用来做凉拌菜或者下面条什么放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