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七章 火炮开路(1 / 2)

东厂督公 碑塔城主 2829 字 2019-01-02

明军士兵马上将其中一个带到了秦书淮跟前,那人见到秦书淮就下跪用不错的汉语说道,“属下白莲教洞乌分舵舵主马勃拜见教主。”

秦书淮等的就是他。

这个马勃是土生土长的洞乌掸族人,原名玛勃,在中原时为了更好地融入,就改了马勃。

马勃祖上好几代都是阿瓦国的贵族,后来阿瓦国被东吁打败吞并,马勃一族不但失去了固有的土地还被迫编入“阿台”。

所谓的“阿台”,就是东吁贵族的私人奴隶,阿台的地位比阿赫木旦还低,因为好歹阿赫木旦是国王的奴隶,地方上也不敢过于欺压,但是阿台是贵族的私奴,别说他们的财产,就是命都是贵族的。

而更可怕的是,阿台这个身份是必须世袭的,也就是说父母是阿台,生下来的小孩也必须是阿台,几乎没有什么人权。

甚至他隆王还规定,如果阿台和不是阿台的、有自由身份的人结婚,那么和他(她)结婚的那个人也必须成为阿台。

这摆明了是让阿台不得翻身的节奏,而昔日身为贵族的马勃这帮人,怎么可能甘心?

所以在花沉的安排下,他自从被接到天津白莲教总部以后,就拼了命地学习汉语,希望能得到大明的帮助,有一天能借明军的手重新杀回洞乌,不仅要让大批像他这样被奴役的掸族人重新获得自由,还要推翻他隆王的统治,建立新的帝国。

野心勃勃的马勃是此刻无数掸族人的一个缩影,而这也是秦书淮所希望看到的。

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在这场战争中毫无保留地帮助明军,甚至献出生命亦在所不惜。

且说马勃等人在半年前就已秘密潜回洞乌,除了秘密组织洞乌人起义外,还有重要的任务,就是搜集洞乌的情报。

花沉一两年以来在他们身上至少花了十万两银子,而现在,用他们的时候到了。

这是明军现在所能找到的最好的“带路党”。

让人仔细地核验过身份后,秦书淮对他说道,“马舵主,此战就靠你引路了,莫让本座失望。”

马勃异常兴奋地说道,“属下愿为教主效死!属下只恳请教主降下神罚,诛灭他隆暴君,复我掸族百姓自由。”

秦书淮道,“本座自有计划,你且做好分内之事。”

“属下遵命!”

根据马勃介绍,大光城内有守军一万,其中七千是从都城附近调过来的,战斗力比较强。

这其中,大约有两千左右骑兵,都是阿赫木旦骑兵,训练有素。

阿赫木旦组织,最大的特色就是每个村庄按照在军中的职能来划分。

比如这个村庄负责生产骑兵,那整个村子的青壮年都是骑兵,并且他们自养战马、自制马刀、自训马阵,祖祖辈辈世袭。

再比如这个村庄负责生产盾兵,整个村子的青壮年都按照盾兵的培养模式去训练,村里的男女老少除了耕种之外,平时就生产盾兵要的武器。

这么一来,所有兵种平日里都在一个训练氛围浓厚的环境里长大,就如同猎户的儿子大概率会打猎一样,骑兵村出来的骑兵素质一般也不会太差——因为他们的父辈祖辈乃至邻居朋友都会教他们如何骑马打仗。

当然,这种方式也存在劣势,那就是每个村的训练水平都不一样,训练方式也不一样,这样的话在大规模作战时很难有效地统一指挥。

对于坐船远道而来的明军来说,骑兵确实是大问题,因为战船的容量有限,明军从本土只带来了几十匹马而已——这些马还是用来拉炮的。

不过在满剌加时,明军俘虏了大约四百匹战马,还有精良的重甲。鉴于在满剌加布置三千士兵后,很多船空了出来,所以秦书淮下令把这四百多匹战马硬塞进了船舱,这样好歹也算有点骑兵了。

现在这四百装备精良的重装骑兵由张啸直属,所有骑兵都是经历过无数次大战历练的魔教兵和武林联军组成,可以说是这一万七千明军中的超级尖刀了。

另外,考虑到骑兵少的原因,这次秦书淮带了足足有六千人的长枪兵,这样的话反骑兵能力也大大增强。

所以面对对方的两千骑兵,秦书淮既不小看也不怵,具体成色如何,要打过才知道。

大光城离岸仅仅三四里左右,大军如果马上杀过去,估计两刻钟就能包围。

不过秦书淮一点都不拖大,一边命大军列阵待命,一边命马哨先搜索大光城周边——要知道这座城池的周边都是茂盛的草木,还有一个小型山脉,这种地方要搞埋伏是最好不过了。

半个时辰之内,陆续有探子回报。

大光城北五里外发现敌军骑兵踪迹,从蹄印来看不少于一千。

在城南的一座山脉上,升起了由明军探子点燃的烟花,烟花红色,有两只,说明那里的伏兵不低于两千——但是探子没回来,显然也被敌军发现并且被杀。

眼看天色渐暗,秦书淮决定在天黑之前攻下大光城,因为天黑后攻城更容易遭到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