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赵甄的解释,禹皇也是来了兴致。前几天他之所以决定亲自去见秦风,一方面确实是想要知道这削藩之法,另一方面也是想要亲自见一见这个屡建奇功的小家伙究竟是不是有着三头六臂。
现在听说其竟然和杨阁老有一般见识,心中好奇也是更胜一分。
“那他可告诉你为什么这计策是一个阳谋?”
“禀父皇,秦子爵并未告知儿臣。不过这推恩令儿臣也是看了几遍,为什么我并未觉得他有何奥妙之处。不就是将继承制由嫡长子变成了长子,次子和三子吗?”
赵甄这几天也是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虽然小册子中说了,是用这种方法让诸侯国分化,由一个大势力慢慢变成几个甚至几十个小势力。
但是却不认为这种方法真的管用。
闻禹皇并未开口,而是看向了杨毅。
“哈哈,殿下,这推恩令可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啊!”
“还请阁老赐教。”
赵甄闻言,立刻躬身行礼,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杨毅见状微微点头,对于这个太子他还是会非常满意的。
“这推恩令的表层逻辑看其实很简单,就是彰显陛下的皇恩浩荡,帮助诸侯王分家,把诸侯王一脉传承的一个拳头,逐渐分成越来越多的手指头。”
“这点我知道,但是这个方法也只是将诸侯王的权力和地盘打散了再分出去,朝廷却并未收回任何好处啊!”
“哈哈,殿下,打散了、揉碎了的东西有一种什么好处?那就是便于单个管理,”
杨毅此刻已经再次恢复了首辅大臣的威仪,摸着自己的胡须悠然说道:
“只要他们分家,单个诸侯的实力越来越弱,他们的威胁性就会越来越小,只能渐渐地对朝廷唯命是从。”
“但是,他们的单个实力虽然变小了,但是也可以联合起来啊!毕竟他们整体的实力可是没有被削弱,”
“陛下这就是我说过他是千古第一阳谋的原因之一。因为他将人性把握到了极致。”
“人都是自私的,因为人心各异,那些自立门户的小诸侯是不可能不约而同地团结起来一起对抗朝廷的,每个人都会先立足于自己的既得利益。”
“联合搞事历来都是十分艰难的!远的不说,就拿现在这些王侯来说如果联合这么容易他们早就联合起来了,哪还会给我们时间在这里商量怎么对付他们?”
“而越是将他们分割的越多,对于我们朝廷来说就越安全。”
听完杨毅的话,赵甄的眼睛也亮了起来,不过很快他就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可这样做我们朝廷还是没有得到好处啊!”
“哈哈,殿下您是有些心急了啊,不过这也正常。细想一下,此政令推行之后十年,二十年,那些王侯是不是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小,甚至有些还会出现断代。”
“嗯?你是说......”
经过杨毅这样一提醒,赵甄瞬间就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两个方面,一是等某个诸侯王断代,朝廷自认可以名正言顺地把这一部分利益收回;二是当这些诸侯王越来越小,小到一定程度就直接让郡县机构接管了便是。
如此一来还真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完成集权。
“殿下明白了?”
“嗯,多谢阁老解惑,不过本殿下还有一个问题。”
“殿下请讲”
“这些诸侯王都是聪明人,稍微想一下就明白“推恩令”是针对他们实行的政策,那么他们如果反抗呢?”
“哈哈,陛下这个问题问的好,这就也是为什么说他是第一阳谋的主要依据。因为这个计谋诸侯王们根本就不可能反抗。”
“首先陛下此项政令目的是宣仁孝之道,使得诸侯子嗣都能享受到雨露天恩,彰显皇恩浩荡,并未损失其势力,且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如其拒不受令,则失大义,将为世人所不容。”
“其次,为了他们内部的稳定他们也不得不接受。”
“按照原本的嫡长子继承制,只有嫡长子可以继承爵位,诸侯王们的其他子嗣却是只闻肉香,不能食肉。他们早就眼红不已,但这是朝廷政令,大家只能认命。”
“可如今陛下颁布了推恩令,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继承财产,若是诸侯王坚决不执行的话,十之八九,他们家里会被搅得鸡飞狗跳的,杀兄弑父的事情怕也并不稀奇。”
“届时,就算是自身利益受损的嫡长子估计为了团结其他兄弟,也会抱着破财消灾的心态主动去拥护朝廷的好政策”
说到这里,不光是杨毅,就连其他几人也都情不自禁的哈哈大笑起来。
“最后,便是基于实力的“两害相权取其轻”,思想迫使他们必须要接受“推恩令”。”
“各路诸侯其实对自身的实力心中有杆秤,挑战朝廷就是一隅战全国,正常情况下,几乎是没有成功的可能。造反?如果不是被逼得无路可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