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一天,辽王再次和张玉研究辽东军人事安排。
“辽东军主要骨干人选想好没有?”
“想好了。师级骨干,我帮你掌握一个师,曹楚材、戚祥和火真各掌握一个师,海军陆战队先成立四个营,暂时由辽王府直接管理。西洋舰队就以俞靖为司令,马三宝为副司令,北海舰队就以刘江为司令,徐勇为副司令,东洋舰队以易信为司令,马欢为副司令。”
“团职干部呢?”
“团长嘛,除了你昨天提到的海兰察、张辅、养余、仆固雄外,我觉得再加一条选人标准:战功,像经过多次战火历练的吴勤、白成、孙玉、崔海、李二娃、翦胜表现都不错,完全可以胜任。”
“还不够。”
“那就再加一条:亲戚关系。你便宜舅舅韩木,你舅官易信、郭铨、郭钥,用起来也比较放心。当然,你娶了海兰察的妹妹海珠,海兰察肯定对你更忠心。”
“瞧你这说的,不祸害祸害人家黄花闺女,反倒是不讲大局、不讲政治了?”
“还是那句话,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办法多。出卖点色相,也是为兄弟们稳住这安定团结的大局着想。我听楚材跟我说啊,他有个堂妹也想嫁给你啊!哈、哈、哈……”
张玉越说越轻松,竟然调侃了辽王一会,在辽王的催促下,这才又转到另一个话题:
“我现在恰好有一件非常正经的事要跟你说。你干脆结合这次军队整编,大规模废卫设县,加快东北近代化进程。”
“你离开辽东之前,辽东各个屯卫已经全部废除,代之以县,再加上你又利用一批退伍骨干新组建了二十来个县,目前辽东只有四十来个县,还主要集中在长春以南,长白山以西地区。”
辽王问:“你有什么打算?”
张玉答道:
“去年沈胖子忽悠出去的二十六个农场也都建得差不多了,辽王府又利用近一万安南俘虏新设立了几个农场,整个大辽东的农场已经有三十多个,又相当于在蛮荒之地又打下至少三十个县的基础。”
“还有前年在鹤城、长岭、红城子、五国城、会宁等地建立的一些一类羁縻卫,都可以废卫设县。我觉得再设四十个县,没有什么问题。”
辽王想了一会,说道:“你这步子还是快了点。治理胡人集中的地方还是要稳当。而且,你让我到哪里找这么多县长去?”
辽王干什么事情还是喜欢稳扎稳打\/
张玉就提醒道:“我这次在沈阳呆了大半年,发现了一个估计你都有发现的大红包。”
辽王不由一愣:“大红包?”
面对辽王的蒙逼,张玉就给他一五一十算起了这几年的人才投入和收获情况:
“这个大红包,就是经过十年努力,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的人才库。”
“你看啦,我统计了一下,光是从你之国以来,辽东通过各种方式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就是三千多人。”
“但是哩,由于你一直忙于满足工业生产特别是军工生产的需要,这些人才只是局限于在厂矿车间、军械生产线、建筑工地、公司财务和科研一线。”
“其实这些人中也有一些人适合搞管理。比如,那些能把车间管得井井有条的工匠往往也能管好一个县,那些能把公司账目管好的财务会计至少能很好胜任各城的税务工作。”
“当然,辽东十年来培养的人才也不仅仅限于专业技术人才。以刚刚退役的一万五千军人群体为例,从你当年在应天城内的辽王府搞军营扫盲开始,咱们的士兵不再是大老粗了,他们的文化水平已经远远走在社会的前列。”
“我们从退伍老兵中挑选一、两百个优秀的退役班、排长也能胜任基层管理工作,至少当个分管治安和应急处突工作的副县长、副镇长是没有问题的。”
“还有,自广宁设立学堂以来,辽东已经培养了两百多名新型人才。也许他们的物理、化学和地理科目还达不到后世初中生的水平,但是他们的数学和文史科目已经达到后世的初中生甚至是高中生的水平,也符合辽东初步工业化发展的需要。你想一想,刚刚建国的时候,有几个县长是高中生?”
“而且,学堂培养的初中生每年还在以两百人以上的速度在递增,再过两年,高中生也出来了。这些人和内地落第秀才一样,分散在各个岗位锻炼,社会阅历、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也不是内地进士、举人所能比拟的。”
“我们每年从中挑选二、三十个优秀分子,主政一县,应该也没有大多的困难。”
听到张玉报出来的数据后,辽王眼睛不由为之一亮。
不过,他想到胡一元迅速败亡的故事,还是保守地说道:
“我这次帮助朝廷善后安南,发现安南国王胡一元和那个王莽太像了,搞了好多改革、好多发明,比如摊丁入亩、土地国有化、将数学列入科举考试……我都怀疑他也是穿越者。”
“但是,他这些改革都超出了同时代人的认知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