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好时机。
“标儿在天有灵,把那么好的乖孙,送来咱的身边。”
朱元璋心里欣慰,又道:“云奇!”
“老奴在!”
“帮咱传出消息,准备改革俸禄,咱会适当地提高月俸。”
朱元璋考虑了下,补充道:“同时有意无意地告诉那些官员,俸禄的更改,是乖孙给咱提的意见。”
他这样做,在于帮朱炫立功,顺便拉拢一批官员的好感。
也不怕其他官员听了,会不相信一个四岁的孩子,能想到那么多事情。
刚才他们议论的时候,身边的太监、宫女,甚至侍卫都在。
只要那些当官的想打听,还是很容易打听得到。
“是!”
云奇应道,同时心里在想,陛下已经在为小皇孙笼络官员。
看来未来的皇帝,小皇孙是当定了。
“救了小皇孙,带大小皇孙,我也有一份功劳。”
云奇心里嘀咕,想到这些,便眉开眼笑。
作为一个太监,他也有攀附上位者的心思。
到了朱元璋逝世的那时候,他们这些贴身太监的下场,往往不会太好。
只要在小皇孙身边,有足够的存在感,他有信心可以改变这种现状,一定可以的。
朱元璋又道:“传吏部尚书张紞进来。”
“是!”
云奇出去通传。
除了税务的改革,接下来的大明官场,又会被俸禄改革而震惊了。
“一个六品官员,月俸十石。”
“十斗为一石,十石即一百斗。”
“一斗为十升,一百斗就是一千升。”
“月俸十石的官员,一个月下来,每天平均所用的粮食大概为三十三斗。”
“这点粮食,好像不是很多。”
朱炫快速换算了一下,最后说道。
看到朱炫换算得那么快,朱元璋也有些惊讶,但再听到乖孙说不多,笑道:“乖孙没见过称量,不知道一斗有多少,每天三十三斗,很多了。”
他并没有生气,只以为朱炫懂的不多,又心思单纯,甚至是善良,才会提出这种说法。
以后把乖孙教导起来,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了。
“不多吗?”
朱炫思考了一会道:“二哥在外面的府邸,就有几个太监,几个宫女需要养,但二哥现在还是空闲,什么都不用做,身边的人不会很多。如果是六品官员,妻妾应该有两到三人,子嗣会有五六人,另外还要有一两个师爷,十多个奴仆,衙署里面,好像不是每个杂役都有俸禄,也需要这个官员去养,一天三十三斗,分下去给那么多人,还剩多少呢?”
这句话,顿时问得朱元璋一愣。
他还从未算得那么细致,算下来又很有道理。
听了乖孙的话,老朱有一种感觉,岂不是那些官员,为了供养家人,而不得不贪污?是他迫使那些官员贪污的?
“这些只是吃饭,还没算上其他花费。”
“六品官员的俸禄,是十石,更下品的,会更低,如果官员家里有田地还好,没有的话,一家子就得全靠这点俸禄了。”
“很多官员都是异地任职,不会在户籍所在地当官。”
“异地的话,就是在任职的地方没有田地,即使在户籍地有,运输去任职地也是麻烦,其中还会有损耗,需要额外花费。”
“朝中大员,或者身居高位那些,孙儿暂且不算。”
“皇爷爷有没有发现,之前查办的贪官,虽然身居高位的也有不少,但更多的还是那些品阶低下的地方官员?”
朱炫继续说道。
朱元璋皱起眉头,好像又让乖孙说对了。
如此一来,贪官污吏,真的杀之不尽。
就算再清廉的官员,在自己连饭都没得吃的前提下,也有可能把手伸向普通百姓。
“岂不是说,贪官是咱一手促成的?”
朱元璋想到这一点,身子微微一颤。
刚才的愤怒,他完全丢到脑后,取而代之的是对贪官出现原因的思考。
越想就越觉得,是自己的不对。
现行的俸禄制度,越想越有问题。
“孙儿只是说一说,自己能想到的。”
朱炫把该说的都说完了,又道:“如果皇爷爷觉得不对,孙儿再想一想,应该怎么说,才不会说错。”
朱元璋自然不会责罚,问道:“这些话,是谁教乖孙说的?”
朱炫摇头道:“没有人教,都是孙儿平常在皇爷爷身边,听皇爷爷和其他大人讨论,或者看到一些奏章,认真想一想得出来的结果。”
他停顿片刻,又道:“孙儿也不是有意,要看皇爷爷的奏章,请皇爷爷责罚!”
对于看了奏章这种事情,朱元璋满不在乎。
甚至还巴不得,小乖孙有能力帮自己批阅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