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火车站在东城区,华侨公寓位于西三环附近,两者之间相距十几公里,坐公交车得一个半小时才能到。
北方冬天天黑的早,林朝阳他们上车时天色就已经发暗,张桂芹透过车窗一路看着外面的景色,叨咕道:“这燕京比县里可强多了!”
“都破完案了……”
林朝阳简单的跟林二春介绍了一下情况,林二春听着唏嘘不已。
“当了兵,还是个工人,有啥不知足的?咋能这样呢?”
公交车在路上慢慢晃着,中间还倒了一辆车,到老虎庙站下车。
步行几分钟来到华侨公寓院门口,林朝阳跟保卫打了个招呼,给林二春夫妻俩登了個记才进了院。
“还得登记呢?赶上进部队了。”林二春说了一句。
一家人回到华侨公寓时,天已经黑了。
此时华侨公寓院里的路灯已经亮起,两栋楼宇间各家各户的电灯也点亮了。
张桂芹看着这些灯火惊诧道:“点这么些灯,得用多少电啊?”
七十年代末,国内许多农村地区还没通电,东北地区的农村情况还算好的,很多地方都通了电,但对于大部分农民来说,用电依旧是奢侈的事。
“首都嘛,能跟咱乡下一样?”
林二春又说了一句,好像在挖苦张桂芹的没见识,惹来她的白眼。
上楼进了屋,张桂芹看着眼前敞亮的客厅,“这房子可真大!”
林朝阳跟林二春负责收拾他们带来的家乡特产,陶玉书则带着张桂芹在屋里转了一圈。
张桂芹摸着屋里热乎乎的暖气片,感叹道:“还带暖气,燕京的房子就是好。”
最后她站在客厅的窗前看着黑漆漆的外面,遗憾的说道:“可惜就是没有院子。”
“楼房哪来的院子,这不比住平房强多了?”
从下了火车,张桂芹一路惊叹,一路被林二春打击,她不耐烦的瞥了林二春一眼,“来个燕京把你能的,这燕京快成你的了。”
林朝阳和陶玉书互相看了一眼,眼底藏笑。
“爸、妈,你们坐火车折腾了一天多了,晚上洗个澡早点睡吧。”
“洗澡?上哪洗澡?”张桂芹问。
陶玉书领她到厕所去说了一下,张桂芹又嘟囔道:“还是燕京的房子好,冬天还能搁家里洗澡。”
陶玉书想说,其实不是燕京的房子好,而是华侨公寓好。
忙活了快一个小时,把林二春夫妻俩安排好之后,林朝阳和陶玉书回屋准备睡觉。
“趁着天还不算太冷,这两天我带爸妈出门转转吧?”陶玉书说道。
“你不得上课吗?”
“请个假嘛,反正这学期选修课多。”陶玉书说道,她靠在林朝阳的臂膀处,“你最近这几个月总请长假,就别请假了,赶上周末我们再一起出去逛逛。”
陶玉书把时间安排的明明白白,林朝阳从善如流道:“好,都听你的。”
一夜无话。
早上林朝阳从屋里出来,就见父亲林二春扶着腰站在客厅里,他问道:“怎么了这是?”
“伱们这个床,软塌塌的,腰都直不起来。”林二春抱怨道。
“睡两天就习惯了。”林朝阳说了一句,他走到厨房,张桂芹这会正打算做饭却无从下手。
“妈,早上下个面条对付一口吧。白天让玉书带你们出去转转,我最近请假太多了,就不陪你们了,等周末再跟你们出去逛逛。”
张桂芹说道:“你忙你的,玉书不是还得上学吗?我们在家里待着就行了,天怪冷的。”
对于常年生活在东北的张桂芹和林二春来说,11月份的燕京根本算不上多冷,她这么说无非是不想给小两口添麻烦。
陶玉书说道:“没事。妈,我这学期都是选修课,没什么要紧的课程。趁着这几天天气好,我带你们转一转。等过一阵天气冷了,想逛也逛不了了。
咱们今天去圆明园逛逛,就在燕大旁边,等晚上正好可以去我们家吃饭,明天再去天安门。”
吃完早饭,林朝阳得去上班,他临走前把一份燕京地图塞给林二春,“这地图你们拿着,兴许用得上。”
林二春夫妻俩对燕京人生地不熟,这年头没导航,更没有网约车,有个地图带在身上可以以防万一。
白天林朝阳在图书馆上班,陶玉书先是带了林二春夫妻俩在圆明园逛了一圈,下午又进了燕大逛了逛。
现在已经入冬,不管是圆明园还是燕大校园,景致照比春夏秋三季逊色了不少,但依旧让老两口乐此不疲。
特别是进了燕大之后,一想到这是儿子工作的地方,两人脚下走路似乎都带着一股风。
快下班的时候,陶玉书带着两人来到图书馆,准备等林朝阳一起下班。
张桂芹看着阅览室里众多埋头苦读的学子,感叹着说道:“以后这不都得是部z、总l的苗子?”
陶玉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