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关羽道:“大哥与三弟不必过于悲观,我今日才拜见过太子殿下,殿下心系百姓,又提拔我兄弟三人于浮萍之际,本就该报答。”
“且天下名士中不乏名副其实之人,如廷尉卿羊公,我这段时日与羊公接触,知其不负悬鱼太守的美名。”
刘备说道:“只要我们能做到立身持正,没有什么好害怕的。”
张飞:“大哥二哥放心,我以后与士人接触时,一定擦亮双眼!”
当夜,三人同床而寝。
数日之后,何苗、张温与关羽商量完毕,一切准备妥当,车骑将军何苗暂时以长史乐隐代关羽在南市旁接受诉冤。
关羽则带着部下,与张温派出的部河内从事马颖一同出发雒阳北边的河内郡。
好不容易出了雒阳县,关羽又怎么会再将自己局限在河南尹治下呢!
部郡国从事隶属于司隶校尉或刺史,每郡国各可对应设一人,主督促文书,察举非法。皆州自行辟除,只要求非本郡人即可。
有点类似于郡中的督邮,可代刺史巡视郡县。
马颖与太尉马日磾同出于右扶风马氏,虽出身大族,但家境破落,且他还不擅长治经,没有名声,孝廉的名额也轮不到他,属于宗族中的边缘人物。
如今年过四十,才因为做了太久的小吏,经验丰富,得到了张温的提拔。
不过即便如此,他的小吏起点已经是大部分人一辈子都不可能达到的终点了。
与意气风发、一心要做出一番成就的关羽不同,马颖面色沉静,骑在马上,想起了张温对他的叮嘱
“现在的朝野风气对我司隶校尉部很是不利,我想要扭转这一趋势,君可愿助我?”
在被张温提拔之前,马颖连百石都不是,只是个老资格的斗食小吏,顶多出身名门罢了。
但能做到百石的,又有几个没有好出身呢?家族和老师都是出身的一部分。
所以,对于张温的期许,他岂能拒绝?
“关云长年纪轻轻,屡立战功,虽非出身名门,却颇得太子殿下信重,君不可小觑。”
确实啊,与张温和他相比,关羽的确称得上年轻。
看着也就将将三十吧,大概还不到。
便已经是将军府的军司马了,在可见的未来,还能往上升一升。
如今雒阳流传的陌上桑怎么唱来着?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这是诗中秦氏罗敷为了应对使君的觊觎调笑,用来描述自己丈夫的话。
十五岁到郡县州府去当斗食小吏和佐史,到了二十便入郡国为百石,待到三十岁,被举为孝廉,就该去京都雒阳去当郎官接受培养了,而后经过郎官的考核与选拔,四十岁就外任一县长吏了。
可叹他马颖出身名门,第一步倒是跟上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十五府小吏,四十还是府小吏。
如今马颖倒是能和朝大夫相当了,司隶校尉部虽不能和郡国一样被称为朝,但百石从事可要威风多了。
一个诗中一步一个脚印的寻常人他都比不上,更别说那些生来富贵,只因父辈余荫便能直接为郎官之人了。
他的终点,也只是别人的起点。
不过张公还是小觑他马颖了,虽然对此他只敢暗地里腹诽。
他怎么会对关羽心生恶感呢,毕竟关羽也是有实打实的军功的啊!
而且关羽虽胜过了诗中之人,却没胜过生来就能被举孝廉、当郎官的人啊。
“君此去,当尽心辅助关云长,助他扫除郡县积弊,顺势扬我司隶校尉部的名声。”
马颖很明白张温的意思,得罪人的事让关羽来,反正关羽是太子殿
在这方面,他突出一个经验丰富。
但马颖也不是没有疑惑,他问张温:“此去河内郡,若是有不能得罪之人的族人犯罪,该作何论处?”
然后他得到了张温的答案“现在河内郡有谁比关云长更不能得罪?”
只是,马颖不知道,若真得罪了人,提拔他的张温会保住他吗?
马颖不知道答案,他也不愿去深想。
总归,他是一定要报答张温恩情的。
就算他止步于此,他的儿子也会有更高的起点。
“马公在想何事,这般入神?”
马颖回过神来,见是关羽正关切地看着他,忙摆手道:“君可千万别再这般称呼了,我如何当得啊。”
为吏多年,他见过许多人前人后两副面孔之人,尤其是权贵子弟,在名士面前彬彬有礼,可转过头便颐气指使。
关羽道:“马公何必自谦,我听张公特意说起,马公为吏二十六年,清廉能干,为人正直,府中各项事务无一不精,只因不阿谀奉承,又不愿同流合污,才不得提拔”
马颖还是第一次知道自己这么优秀。
他也明白了关羽这声“马公”应当是真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