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此非奢华,此乃大秦都城,天子脚下,新岁之际,当显繁荣(1 / 2)

韩氏与张家族人站在咸阳城城门口排着队,目光所及之处皆是一片繁华景象。

他们都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凝视着,久久沉默不语。

此次自琅琊郡前往咸阳,若正常赶路的话,至少也需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但为了能在元旦前抵达,他们夜以继日的赶路,宁愿睡在颠簸的马车内,也没有停下来。

这不,足足缩短了十日时间,只用了二十日便抵达了咸阳。

没多久,在帝都大学中处理政务的张良,便得知了妻儿抵达的消息。

喜悦中,他立刻放下手中繁忙的事务,匆匆忙忙骑上一匹快马便向城门口赶去。

而韩氏与张家几个族人这边通过盘查进城后,便在城门口不远处静静等待着。

他们从士兵口中得知他们已经派人去通知张良了,心中既有着喜悦,又有着一丝不安。

韩氏时不时地朝着远方张望,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急切之色。

虽然有书信和信物让他们相信张良就在这座城中,但一刻没有见到人,心中就始终悬着一块大石头。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张家的族人们也站在一旁,不时地交谈几句,但大多数时候,他们都保持着沉默。

大概一炷香的时间过后,张良远远地就瞧见了自己思念已久的妻儿和族人,于是从马背上一跃而下,眼神中满是笑意的走了过去。

很快,韩氏也注意到了那个越来越近的身影,这一刻,她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心中的不安与担忧瞬间消散,眼中闪烁着泪光,只剩下一种久别重逢的喜悦。

几位族人看到张良安然无恙,不由松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神经也终于放松了下来。

六岁的张不疑先是瞪大了眼睛,满脸的惊喜,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片刻之后,快步朝着张良跑去,走至近前后,恭谨地拱手作揖,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父亲大人,孩儿随母亲与族人一路跋涉,终至咸阳。”

“好,不疑长大了。”张良微微颔首,目中满是欣慰,轻抬手抚了抚张不疑的头,而后望向韩氏等人,温和的笑道:“一路不易,辛苦了。”

韩氏闻言,眼眶微红,“虽路途遥远,但能与夫君团聚,便也不觉辛苦。”

几位族人也纷纷上前,拱手:“吾等在途中日夜盼望着能早日见到良兄,如今终得相见,实乃万幸!”

见众人情绪高涨,张良心中也满是感慨,“走,先随我回府。”

说罢,转身,步伐稳健的走在前头。

韩氏与张家几个族人见此也都没有登上马车,而是紧随其后,一起步行行走。

张不疑一边走一边看着周围热闹的景象,忍不住说道:“父亲,咸阳真的好热闹啊,比琅琊郡繁华多了!”

张良慈爱地看着儿子,微笑着跟他说道:“不疑,咸阳之所以如此繁华,一是因为它是大秦的都城,内史人口足有一百二十五万之众,远超只有四十万人口的琅琊郡。人口多了,自然市集交易就繁盛,各种生活所需应有尽有。”

“再者,九年前,始皇陛下迁徙了天下十二万户显赫家族与富商巨贾至此,这些人在咸阳安家落户,不仅带来了丰厚的财富,他们所经营的商号、工坊,遍布街头巷尾,自是热闹。”

“加之,新岁来临,朝廷不仅解除宵禁,让百姓们能够彻夜欢庆,还特意设立了临时市场,广邀天下商贾,汇聚于此,交易商品,互通有无,于是便比往常更加热闹非凡了。”

原来如此!

张不疑听得眼睛亮晶晶的,满脸好奇和兴奋,似乎对这一切充满了兴趣。

韩氏笑呵呵地听着,眼中满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几位族人则交头接耳,轻声议论着咸阳城的繁华以及他们未来的路。

一行人在熙熙攘攘的街市中穿行着,张不疑那明亮的眼眸不停地扫视着街道两旁,看着那些屋檐下悬挂着的和城门口样式一样,但色彩更多,更艳丽的物品,好奇的问道:“父亲,那些悬于檐下的是何物啊?真好看!”

张良耐心的解释道:“那些叫做灯笼,乃工室用竹篾为骨,以纸糊之,再绘上花鸟鱼虫等各种吉祥图案或,既美观又实用。”

“等到日落西山,夜幕降临之时,朝廷便会派人在灯笼内放置油灯,点亮它们,届时,那光亮透过薄薄的纸壁,会映照出五彩斑斓的光芒。”

“好想快点看到天黑后灯笼亮起来的样子啊!”张不疑听得入了迷。

虽然他还是没听懂到底是怎么制作成的,但他听懂了,这些名叫灯笼的东西就和那些灯具一样,可以点亮!而且比铜灯、陶灯那些都漂亮!

张不疑这边期待无比。

而韩氏和张家族人这边眼中却都满是惊讶之色。

灯笼?

还要放置油灯?

点亮?!

他们望着那一眼望不到边际的街道,望着那一个个形态各异,色彩斑斓,每一盏都精致无比的灯笼,全都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