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5章 文成公主(1 / 2)

偌大的晋王府,有几个客人那实在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李泰怎么猜得到是什么人在晋王府做客?

他看着李治,无奈地一笑,问道:“什么大人物让你这么兴奋?”

“嘿嘿”李治傻笑着说:“倒不是什么大人物,就是残阳酒家那个老板娘,她本来是要进宫找你的,刚好在门口碰到了我。”

“她回来了?”李泰知道伊利哈桑几年前就回天竺去了,并不知道她已经回到了长安。

伊利哈桑放弃了天竺女王的身份,来到长安开了一家酒楼,当然开酒楼只是个假相,没有谁会轻易的放弃王位,只为过上温饱不愁的小市民生活。

伊利哈桑从小就是公主,历尽磨难之后做上了天竺女王,吃苦受罪地位低下的日子只是她人生中的一个小片段,绝大多数时候她都是高高在上的。

离开天竺到长安,她可以没有权势但不能没有钱,在西市开个胡姬酒楼,或许在别人眼里算得上是日进斗金的买卖了,在她的眼里不就是讨饭一样吗?

她一直在做利润极高的大生意,这生意说起来很简单,就是从天竺挑选青少年男子,带到长安来卖掉。

长安是大唐贵族的聚集地,贵族圈中最为盛行的就是新罗婢和昆仑奴,新罗婢多数是由新罗进贡而来的,而昆仑奴大多是被贩卖过来的。

这生意好做,昆仑奴在大唐是不愁销路的,而且也没什么竞争对手,能弄到昆仑奴的人绝对不多,伊利哈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别人想贩卖昆仑奴,无论是发动战争去抢,还是花钱去买,都得先付出不小的成本。

而对伊利哈桑来说这生意最大的成本就是运输成本,天竺离长安十万八千里,每次都会有一多半的昆仑奴死在路上。

伊利哈桑亲自跑回天竺一趟,就是要发动天竺的军队护送昆仑奴到大唐的边境。

她回天竺之前向李泰辞过行,她要走李泰能够理解,毕竟到了天竺她就是女王,可是她这么快就回到长安,李泰多少有点意外。

见了面,简单的几句寒喧过后,李泰微笑着问道:“来来回回路过吐蕃,可曾去看望文成公主么?”

“当然有去。”伊利哈桑说着轻轻地叹了口气:“她真是一言难尽。”

文成公主自从嫁到吐蕃,就劝说松赞干布四处征战,几年间把周围的小部落全都给打了下来。

也是松赞干布没有福气,刚刚统一了周围的小部落,回到布达拉宫跟文成公主举杯庆贺,结果三杯两盏清酒下肚,竟发了头风一病不起,没过多久就一命呜呼了。

松赞干布过世之后,大唐下诏册封了松赞干布一个流落在长安的庶子为赞普。

吐蕃大相禄东赞或许是看文成公主年轻、小赞普年幼,便开始把持朝政,文成公主处处受他的掣肘,许多的政令都受到他的阻挠。

随着文成公主与禄东赞之间的矛盾一天比一天深,吐蕃众臣也开始了拉帮结派,各自站起了队。

文成公主做为一个汉家公主,她的号召力肯定是不如根深蒂固的禄东赞,就在她正愁得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伊利哈桑到了。

伊利哈桑调动天竺的军队,过来帮助伊利哈桑直接搞定了禄东赞,稳住了吐蕃的形势。

文成公主和伊利哈桑都觉得回大唐的路太难走了,天竺和吐蕃都已经是大唐的领土了,但是回大唐的路上还是存在着不少的小国,进一国出一国真的是太麻烦了。

于是乎她们俩联合出兵,路上的小国要么向大唐投降,要么就灭个国。这一路行来,终于是变得畅通无阻了。

天竺自从被王玄策给灭了国之后,就成为了大唐的一块飞地,虽然属于是大唐的领土,但是跟大唐并不接壤。

文成公主和伊利哈桑两个姑娘完成了打通从天竺到大唐之间这条通道的壮举,说起来却像是闲谈巷议般的云淡风轻。

“没想到你们两个这么会打仗。”李泰的眉心微皱,不管她说得多轻松,都不能掩盖她们经过的艰难险阻。

“她很会打仗,我不行,”伊利哈桑笑着说道:“我只是跟陆将军学了一点点。”

文成公主的出身其实是李靖家的侍女,曾经是李云霞帐下的部将,她就是在战场长大的,会打仗一点不令人意外。

陆清是李靖的徒弟,在李家闭门学习了一年左右,他要不是进步速度够快,也没资格成为李靖的女婿了。

“她回来了吗?”李泰没接到任何吐蕃那边的奏表,她们既然都带兵到了大唐的边境了,完全可以回到长安来的。

伊利哈桑摇了摇头:“她很想回来,只是担心她走的太久了,那边又会乱起来。”

吐蕃的确需要有人管理,但这个人并不必须是文成公主,完全可以另派他人,这一点也不难。

文成公主若是回到长安,她就是个真真正正的公主,可以入宫生活也可以宫外建府,更可以随意改嫁。

她却放弃了在长安做公主,而是选择了回吐蕃做寡妇,那里的气候、环境、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