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开业大吉(1 / 2)

八十年代国庆节作为法定节假日会放假三天,这个年代的人兜里钱不多,所以大家不仅没有旅游的习惯,就连逛商场的也很少。

大家放假后要不就是看电视听广播,要不就是邀三五个好友在街上溜达或者出去玩,逛公园,去游泳,去划船,走走看看,总有一个自己喜欢的项目,今年国庆节许多人又多了一个想去看看的地方。

起源书店,这是北京马拉松冠军开的书店,报纸上说滚他的书店十月一日开业,就在宣武门大街上,有许多打算买书看书的人都打算去那边看看。

书店如期开业,肖卫国也不想闹得太热闹,十月一号早晨他只是雇了一队舞狮,放了几串鞭炮,跟女孩子们扯下招牌上的公布,把大门推开,就算是正式开业了。

肖卫国本来是打算慢慢培养流量的,反正这个年代做生意有赚无赔,他不想一开始就搞的太热闹。

让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是,有许多人都自发来逛马拉松冠军的书店。

许多人都在想,今天好不容易等到个新书店开业,或许别人还没反应过来呢,自己去了岂不是不用排队,可自以为聪明的人太多了,凌晨书店大门还没打开,书店外面就已经站了几百个想买书逛书店的人。

其实在这个年代的所有书店外面都在排大长队,报纸上年年都在感叹书店排队几时休,可人多店少,徒呼奈何,这也正是肖卫国决定开书店的原因之一,现阶段这完全是一个本小利大不愁客源的生意。

而且八十年代在文字的开放方面空前绝后,只要是印在书上的,只要不是脑子有病反人类反社会,那就都没有关系,擦边?你尽管擦,根本没人管。

对肖卫国来说他还有另一个巨大的优势,他能弄来许多别人弄不到的书,特别是外文书籍,这个年代只要跟老外沾上边的哪怕写的再小儿科也能成为爆款。

肖卫国从网上找到还没有翻译过来的外文书籍,用特定字体打印出来交给出版社,出版社会给肖卫国译稿费,肖卫国再从网上订一批便宜的书,删减不必要的麻烦,量大从优,一里一外全是赚钱,关键是国内这时候还没有外文书的版权法,谁都没法说他什么。

书这玩意其实后世比八十年代便宜,这时候一本两块钱的书占一个工人月工资的百分之六左右,你能想象后世一个月入五千的普通人花八百多买一本书吗,根本不可能,谁要敢那么卖,百分百被称为书店刺客。

打印机打开,有些书他自己就可以印,所以说这时候开书店哪里是只是卖书啊,这分明就是印钱,书店不该叫书店,而应该叫造钱楼?

起源书店实在是太漂亮了,明明书店用的所有材料都很熟悉,但这些材料组合起来的装修风格却与以往的建筑迥乎不同,让所有人都有了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随着大门被推开,许多人都在往书店里挤。

肖卫国一看这样不行,连忙提着早已准备好的大喇叭站在了门口喊道:

“排队,排队,后面的都排队!书店面积有限,为了避免踩踏事件只允许进入三百个人,之后出来一个进去一个,外面的也别急,都能进去,早一点晚一点而已,大家别乱,把咱们文化人的文明礼貌都拿出来。”

进入书店里的人哗然,他们没想到这个书店里竟然有这么多书,而且有许多是无比熟悉的,还有许多竟然都是以前根本没有见过的,大家欣喜若狂,全都往喜欢的书架前跑了过去。

很快进入书店的客人就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书,更多的人还在一本和多本之间犹豫不决,这时候的书可不便宜,每多一本书或许对自己和家庭都是一个负担。

书店里的八个小姐姐们也忙坏了,今天放假,赵云澜和李永红小兰李文娟她们怕肖卫国他们忙不过来又来帮忙,肖卫国自然是感激不尽。

书籍怕脏污,怕损毁,店面怕偷盗,怕事故,怕有人进来吃东西,女孩子们在引导顾客,肖卫国在大门口做人流疏导,外面离得近的顾客在透过窗户好奇的往里面张望,里面的顾客骄傲的挺着胸膛,每个人的眼里都充满了对文字的渴望。

书店太忙了,许多人都想知道自己喜欢的书放在哪里,女孩子们手中拿着书籍目录,看完之后立刻给予正确的引导。

有土豪带着女友一次就买了几十本书,他提不动,肖卫国贴心的帮他送出去绑在了自行车后面,来起源书店的谁不知道肖卫国是马拉松冠军,于是这个人更加的骄傲了,冠军亲自为他服务,他握着肖卫国的手摇个没完,要不是肖卫国说自己还有事,他估计还不舍得撒开。

才刚到中午就听到坐在收银台里的富彤彤着急的喊道:“卫国,有好几本书都卖完了。”

“什么书?我去地下室和阁楼拿库存。”

“库存都拿出来了,还有一些别的书也快没库存了。”

肖卫国惊讶的问道:“都是些什么书?书名给我,我回家去备库存。”

“都是些外国名着,书名我们都标记出来了,你先等等,我去看看还有什么书快没了,你家要是库存足就一起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