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水皱眉道:“这铁钱真是太麻烦了。”
赵桓道:“是啊,铁钱不仅太过笨重,而且不好储存,因为容易生锈。
好在当地人想出了解决的办法。当时川蜀地区有富人开得有钱庄,钱太过笨重之后,有些人便把铁钱拿到银庄去存,银庄会开一张票据给他们。
他们到熟悉的商铺去买东西的时候,会告诉钱庄说着笔铁钱转给卖家掌柜了。
钱庄最先是要换一张收据,后来简化成把原来的借据做一个背书,盖个银庄的章子就认可了。
一来二去这种方法就传开了,大家都觉得这个比铁钱方便多了,一张票带在身上就可以,大不了买东西的时候再去一趟钱庄说一声,总比把钱取来折腾要好得多。
钱庄也发现,只认票据不认人,更方便。谁拿票据来取钱就把钱给谁,不需要背书。
这样票据就流行开来了。但是各钱庄的收据五花八门,很乱,而且相互之间不通用。
于是,钱庄掌柜的智慧这时候就迸发出来了,他们想到了一个点子,知道是什么吗?”
李若水再笨也能想出来了,脱口道:“是不是交子?”
“没错,最早的时候,川蜀有十六家银庄共同发行一种通用的存款凭证,称为交子。
拿着交子,不管是在谁家存的钱,可以在十六家的任何一家钱庄取到钱,相互都认,私下里他们再进行结算。
这样一来交子便流行开来,很快就取代了铁钱,成为川蜀地区主要的流通货币。
百姓都乐于使用交子,因为方便。这十六家钱庄也都很讲信誉,准备金很充分,保证了每个存钱的人来都能兑到钱。”
李若水赞叹道:“像这么守信誉的商家的确少见。”
“是呀,钱币这东西尤其是纸币,必须要以信誉来做担保,缺乏信誉,那么钱币就无法推行,不过交子后来还是出事情了,知道怎么出事的吗?”
李若水摇了摇头。
赵桓又说道:
“其中有两家钱庄经营上出问题了,存在钱庄的铁钱是要拿去放贷做生意赚钱的。
但是这两家钱庄生意亏了,别人拿交子来兑换的时候,钱庄没有铁钱,没办法兑换,要求存钱的人等几天再来。
一两次可以,时间一长就引起恐慌了,都在传言钱庄没钱兑换存款了,结果很多人都跑到钱庄来挤兑,生怕换不到钱。
这两家钱庄当真拿不出钱了,于是闹到了衙门,当时的地方官就把这件事报给了朝廷,还说了他的态度,认为交子是钱庄骗钱的手段,应该彻底禁止。
当时的真宗皇帝组织群臣讨论,有的官员就提出,这是解决川蜀地区钱荒的好办法,应该坚持并且推广,但是不能让民间来操作,否则容易出问题,就像这一次那样。
这个意见得到了大多数大臣的赞同,真宗皇帝一锤定音,把交子发行权收归朝廷,严禁私人再发行交子。
由此,朝廷的交子才在川蜀地区流行开来,包括陕西也是可以铁钱以及交子并行的,坚持了很多年。
如果不是后来朝廷超量发行交子,交子是可以很好运行下去的。”
李若水一拍大腿说道:“臣担心的就是这个,蔡京当时滥发交子,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有多少人家破人亡。”
赵桓听着他慷慨激昂的诉说了一通滥发交子带来的恶果之后,等他终于平静下来,这才点头说道:
“没错,你说到了滥发交子带来的恶果,朕也很担心。但是,没有货币用于经济交换,同样让朕担心。
如果我们不采取相应的货币措施,川蜀之前面临的钱荒窘迫也会在我大宋全面出现。
其实,交子也好,铁钱也罢,包括金银铜钱,在流通领域,它只有一个身份,就是作为交换的媒介。
它们的用途就是让人可以把手里的货物或者劳动换成这种媒介,再通过这个媒介去获取自己想要的货物或者劳动,从而各取所需。
它起到的就是这一个媒介作用,所以,钱币曾经以很多形式存在过。据朕所知,世界上古往今来曾被用作货币的物品总共有两千多种,包括布匹、马,甚至海边的贝壳,都曾经做过钱币,为什么?并不是因为它本身有价值,而是人们需要一种适合的物品来作为交换的媒介。
这个道理,你懂吗?”
李若水懵懵懂懂的点了点头。
赵桓接着说道:
“所以,发行纸币其实就是给人们一种用于交换的媒介而已,只要大家认可它可以作为交换媒介,那就能够担当货币的功能。
纸币从某种角度可以看成是金银铜钱的影子,把金银铜放在一个地方,用它们的影子代表它们作为货币进行流通。
理论上说,咱们手里有多少金银货币,就应该发行多少纸币来进行流通……”
李若水插话道:
“没错呀,官家,一定不能乱发。像官家所说的一比四那就不行,现在一比四,将来就会一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