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升官,升大官,当首辅(1 / 1)

“长江水患一事,还能牵扯到太宗文皇帝”

“哦朕明白了,你想说水土流失的第二个原因,是与迁都顺天府,营造宫城有关”

王迪的话语,打破了皇帐内安静至极的气氛。

一提到和朱棣有关,再将其与水土流失联系到一起,恐怕除了修建紫禁城,也没有其它事情能与之相挂钩了。

“陛下睿智圣明微臣想说的,正是此事。”

小心翼翼答复的同时,悄悄抬了抬眼注意到皇帝没有任何动怒表情的以后,徐有贞扑通乱跳的心脏,瞬间平稳了许多。

不过紧接着就在下一刹那间,他的心脏,又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动了起来。

之所以有这种反应,是因为他想到只要过了这一关,也许官运亨通,离自己真得不远了。

“与朕说说你所知道的吧,先把问题找出来,再看看有无解决的办法。”

紫禁城都已经盖完了,按理来说,储备一些可替代品应该也就无事了。

况且,王迪一点也不觉得,造一个紫禁城,耗费再多,能多到哪去啊

虽说不管是今生还是后世,他都没去过巴蜀与两湖地区,但就凭“两岸青山相对出”这句诗词,再加上后世从各种渠道了解掌握的信息来看

徐有贞这家伙,定是在夸大言辞

在王迪看来,即便徐有贞说得很在理,恐怕也是因为从唐宋年间开始,砍伐金丝楠木就陆续不断地进行。

只不过,以前量变还未引起质变。到了朱棣迁都顺天府营造紫禁城之际,恰好爆发了出来,让他背了黑锅而已。

“回禀陛下,长江流域尤其是在中上游的巴蜀、荆楚地区,素产良木。其中用以打造皇室建筑与家私的,多以楠木为主。”

“源于宋朝通体皆由楠木为建材建造起来的文德殿,自那时起,楠木便逐渐成为皇家建筑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木材。”

“只是到了太宗文皇帝迁都顺天府修建宫城时,所需的木材,其量绝非前朝可比。”

“更加重要的是,皇家需要的,都是最为上好的金丝楠木,要求极为严格。山中伐木,而后成功运至京城,能用以修建宫城的,不过十之一二也。”

“楠木生楚蜀,深山穷谷不知年岁,百余尺之干,半埋泥土中。”

“或砍或挖一根位于深山内部的楠木,直到将其掷入江中顺流而下时,沿途破坏的,是数以千百计的其余树木。”

“微臣年轻游学时,为了验证书中所学知识,曾沿江溯流而上,去往巴蜀两湖地区实地探访过。绵绵大山深处,有些地方微臣入眼所见的场景,很是触目惊心。”

“没了这些巨木的阻挡,山洪来临之际,泥沙裹杂一切能被裹杂的东西,滚滚滑落而下。”

“沿途势不可挡,所过之处,皆被夷为平地,直至冲入江水中,顺流而下。”

“庆幸的是,山林地带,几乎无人居住,不必担心百姓遭了山洪。”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后,因为缺少巨木的缘故,那些常年多雨水的深山区域,早已是化作一条条深浅不一的沟壑。”

“而被冲走的那些泥沙残木,过了荆江段,几乎全部淤积在了两湖地区”

“是以,微臣先前曾说过,几番因素相加的情况下,皆由人祸而起的长江水患,如若朝廷再不想法治理的话,往后会变得愈发严重。”

言语落罢,徐有贞擦了擦额头的细汗,大气不敢出的他,直挺挺站在原地静静等待着最后的命运。

“曹阁老,现如今工部下辖的神木厂、大木厂、台基厂、黑窑厂还有琉璃厂这五大厂,贮藏储备的可替代金丝楠木,还够不够用”

结合原主的记忆,王迪稍微有点印象的就是,每年依旧有一根根三尺中等、四尺头等或是直径更宽的金丝巨型楠木被运至京城。

虽说这些贵重顽意只要保养得当的话,很不容易损坏但是,它怕火啊

挥发着香喷喷气味的金丝楠木,要是成堆成片着起大火的话,在这个灭火条件不怎么强的大明朝,王迪还真不敢去想其后果会是个啥样的。

“回禀陛下,据臣了解,工部下辖的这五大厂,储备的金丝楠木应当不在少数。”

“虽说年年都得打造点家私以作更换备用,但这些年积累下来的,已是不少。”

对于皇帝话语中的深层次意思,曹鼐其实已经听了出来。但他只能装糊涂,等着皇帝自己说出来。

“家私应当用不了多少金丝楠木。朕想知道,如果紫禁城走了水,以目前工部五大厂的储备量,可以重新修缮多少间被损毁的宫殿”

紫禁城,作为大明朝的权利中枢,又是自己住的地方,身为主人,王迪必须要保证其时时刻刻处在焕然一新的状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