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允衡回来后,没过多少天,邓昌福家便高高兴兴的办起了满月酒。
作为那耶村有史以来诞生的
邓世荣作为媒人,这场满月酒自然少不了要请他。
喝完满月酒后,邓世荣又收到了邓昌福家特地送来的一只十几斤重的猪臀。
如今的媒人跟后世的媒人不一样,后世的媒人在拿到谢媒礼后,基本就跟新郎新娘划清界线了。
但现在这个年代不一样,媒人撮合的新人,在生
往后不管再生多少胎,办多少场满月酒,都不用再给媒人送猪臀了。
当然,这种事情主打的就是一个人情味,所以邓世荣这个媒人在邓昌福家办满月酒之前,已经给他们夫妇送了一只鸡和一块布过去,倒也没占多少便宜。
不过,有系统的十倍奖励在,十几斤的猪臀瞬间变成了百几斤,肯定是大赚的。
……
一九八一年六月廿三,星期五。
一大清早,邓世荣便和二儿子一起坐上了前往县城的班车。
这次父子俩去县城,主要有两件事:
一,查高考分数。
这个年代查高考分数,可不像后世那么简单,随随便便在网上一查就能查到,现在是要到县教育局去查才能查得到。
当然,这个不用学生自己亲自到县教育局查,一般都是由各班的班主任过来查,想知道自己高考分数的学生,到时直接回学校询问班主任就知道了。
二,请剧团。
要是查到高考分数,确定可以上北大了,邓世荣就打算去县剧团打听一下,看看要多少钱才能请县剧团的成员到那耶村去演一场剧。
提到戏剧,就不得不提一下博白县的其他民间艺术,比如山歌、木鱼、竹马、麒麟、舞龙舞狮、木偶戏、杂技等等。
山歌就不用多说了,这可以说是广西的招牌了。
在民国时期,博白县就有民间艺人经常摆歌台对歌,成千上万的群众聚集观赏。
在50年代,博白县的文化部门普遍利用山歌形式,广泛开展政策宣传活动。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每逢参观学习或会议之前,都唱山歌。
可以说,山歌在博白县是深入人心的。
木鱼,则是介于山歌和快板之间的民间曲艺形式。
竹马和麒麟,都是县内民间歌舞艺术,起源于明末清初。
舞龙舞狮就不用多介绍了,都懂。
木偶戏,是在清朝同治年间传入博白县的,主要是杖提木偶。
木偶头部和手掌用木制成,木偶的嘴和双眼能动,用竹枝操纵,行当齐全,演技丰富,生动逼真,是老人和孩子们的最爱。
杂技,在博白县又被称为大力戏,解放前那些走江湖的卖药者,都是先耍一段杂技和魔术把观众吸引来才开始才卖药。
而在这么多民间艺术中,邓世荣却挑出了戏剧,自然是有原因的。
博白县的戏剧历史是从明代开始的,清代的时候在县内就相当盛行了,这种由真人演绎出来的节目,对于人们的吸引力那是毋庸置疑的,在电影没有出来之前,戏剧就是无敌的。
哪怕是电影出来了,戏剧也拥有很大的竞争力。
毕竟,电影都比较短,不像戏剧可以排练出《梁山伯与祝英台》、《薛仁贵征东》、《十二寡妇征西》、《罗通扫北》等连续剧,一部剧可以一演就是十天半个月。
这种追剧的感觉,是看电影给不了的。
尤其是对中老年人来说,电影的吸引力还真比不上戏剧。
坐了将近三个小时的班车,邓世荣父子终于来到了博白县县城。
走出车站,好吧,这里就是一块空地与几间房子组成的停车点,说车站完全是抬举它了。
真正的博白汽车站,要到1985年的12月才动工兴建,到1987年7月才竣工,现在才1981年,离兴建客运大楼还早着呢!
邓世荣和二儿子从停车点走出来,便开始打量周边的环境,然后就发现这个年代的县城,跟后世那繁华的景象相比,真的可以用“荒凉”这两个字来形容。
前世邓世荣的三儿子在县城这里工作了十几二十年,所以他也曾经在这里居住过一段时间,对于县城的主要建筑以及繁华街道还是有很深印象的。
比如车站的斜对面,现在是一片菜地,但在后世由宝中宝集团建起了一座二十几层高的大厦,集酒店、影院、商城、超市等项目于一体,成为县城最繁华的购物中心,整整十几年没有遇到像样的竞争对手。
直到县城扩建,大力开发锦绣东路,并建起了一个大型的商业广场,才有了跟宝中宝抗衡的实力。
看到这片宝地,邓世荣心中有了打算,等大儿子从缸瓦厂抽身出来,就可以把他的计划提上日程了。
在重生回来之后,邓世荣就给大儿子规划好了发财路线,那就是让他经营连锁超市。
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