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那些极幸运或任运气而进入符道的人,他们日月不断地努力与尝试,通过不同方法、不同途径,想把天地江山画尽,想把文字符号写尽,为的就是给后辈们找到一条有迹可循的现成之路。
但是,自己识海内的“绿叶灵印”,似乎并没有与书中的这些符文产生任何的波动与感应。
这是为什么呢?
“同样的药方,并不是完全适用于同一症状的病人。同理,符文是死的,而念师却是活的。修行也是如此,不要拘泥于表面形式,只有忘其形,方可取其意。”
在旁翻阅医书的孙思邈见到封弋皱眉,知道他遇到了难题,便轻语点拨。
封弋霍然睁开双眼,有所顿悟,终于找到符术修习之窍门。
茅山宗这些已成文字的符画、咒印,如果产生符力,必须事先要将念力灌注于内,不同的线条与纹路,需要不同的念力与咒语,方可产生不同的符力效果。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茅山宗的符印之术是“有相”之符,是“定式”之符,每一道符,每一道印,都是已经指定好的符力含义。
此种符术是沿袭古时前辈留传下来的现有符文,依葫芦画瓢,不仅需要在纸上或手上等外物之上笔墨刻痕,而且书符、画印的时间也很长。
这种表现和《龟甲记事》所说的符印念师有很大区别。
想当年,黄帝即兴发挥,以念力为墨、以灵指为笔,在虚空书符画印,那种指点天地、唯我独尊的意境何等潇洒,何等壮载!
可以说,黄帝从“元始祖符”习得的符印之术,应该是“无相”之符,随心所欲,不定化物,瞬间便能完成,而且威力更大。
这才是真正的符术,这才是真正的符印念师。
封弋虽然年纪很小,但胆识野心却是极大,他识海修神的目标,是要想成为顺心意虚空画符的伟大符印念师,而不是只会照搬照用依样书符的茅山小道士。
于是,封弋毫不犹豫地合上了茅山宗的《云篆符经》,虽然无法真正领悟其中每一道符印的真正含义,但他已然或多或少地快要接触到“符”的真谛。
符者,符合也。
也就是,以符文的形式,让天地的“道”与“理”符合我的意识与想法。
所谓“道”,天地之始,万物之源,乃混沌元气也。
所谓“理”,自然法则,位面规律。也就是,天地之间光、暗、风、雷、金、木、水、火、土九个元素、九种力量之间相生、相克,不同结合、不同变化的法则与规律。
换句话说,每一道玄奥的符文便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只要领悟了“符文”,便能找到开启天地之间九种特定力量的特定密码。
于是,封弋有所得地复又闭目,开始冥想,希望更深层次地感知与参悟识海里的那枚绿叶灵印,这是神农鼎赐给他的,也是上天赐给他的礼物。
识海里的绿叶灵印感应到封弋内心深处的想法,产生缓缓如流水般的波动,仿若一颗五指并拢的参天古树泛着神奇光泽,灵动而自然,又宛如一口随时可取水饮用、深不可测的水井,念海荡漾,气泉旺盛……
忘其形,取其意。
神农鼎大小数十种图文符号最后化繁为简,在心中凝聚一个古老而玄秘的“木”字符,这是不是代表着只要领悟了这个字的形和意,便能找到驱动草木元素无尽力量的钥匙呢?
木生叶,绿叶上尖下圆,如五指拼拢,曲直向上与升发。
枝干的奇姿异形,又仿若手指的不同结印。
枝上的每一叶绿叶,伸展开来好像一只手掌。
参天的古树,缠绕的藤蔓,轻薄的叶片,坚硬的木干……这些都是绿叶的形,也是草木的形。
那么,木之元素,木之力量,它的“意”究竟是什么呢?
一木生出千百叶,一叶之内藏玄机。
从初生到归根,历经生机勃勃,极度鼎盛,再到繁华落尽,极致宁静,回归本源,这是草木规律,更是自然之道。
绿色是符形,脉络是符纹,生命力便是符意。
遇水则生。
遇火则燃。
遇风起舞。
遇土成山。
遇木成林。
……
这是符意的衍变,也是天道的传承。
难道这就是“木”之符想要说的?
难道这就是绿叶状本命灵印的真谛?
难道这就是——
一叶一大道。
一叶一天地。
封弋像是抽丝剥茧一般的层层分辨与深深捕捉,将点点滴滴,纳于心海中,这就是一直要探索的符之神韵。
倏地,再次睁眼,精光一闪,终于触摸到自然之道的魅力。
在这一时刻,封弋心中涌起千百般感受,但旋即被广阔的天地取代,感到精神爽朗,过往所受的屈辱变得无关痛痒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