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硕果累累3(1 / 2)

商海弄潮 龙门己 2722 字 3个月前

从八月中下旬,一直到了十一月中旬,将近三个月的时间,刘三峰对鲜辣椒已经做到了如指掌,不同的辣椒,他用手一摸,便能将出成率说出个大概。

金河以及周边十几个乡镇的辣椒几乎被他一家冷库全部收走了,在金河五千亩的试验田,辣椒亩产很高,最高的是四千三百斤,少的是两千八百斤,平均下来,在三千六百斤左右。

刘三峰按照一块钱一斤的价格收购,每亩辣椒的毛利润都在三千多块,种一亩玉米的价格也不过能卖七八百块,一亩辣椒能顶上将近五亩的玉米,农民丰收,钱到了兜里,比任何时候都高兴。

这三个月中,刘三峰每天都有一两百吨的冷冻辣椒拉到港口,忙碌的不是他一个人,还有赵晓田。

这个女强人可是忙疯了,每天忙着找冷冻车,雷泽十几家物流公司都给她帮忙,整个市区的冷冻柜车都跑起了辣椒运输。

看似简单的辣椒,却带动了周边相关行业的兴起。

冷冻柜车的价格也跟着上涨了不少,后来这些冷冻柜还是不够用,赵晓田索性找了棉被车,只要能保温拉到港口什么车都行。

三个月的时间,一万吨的货物陆陆续续运输到了道合椒业公司,今年采用烘干设备对冷冻辣椒进行烘干,也是道合椒业第一年。

朴氏家族一家企业根本烘干不出来,将近一半的冷冻辣椒被他们加价格三百五百,在港口就地销售了。

按照正常规律,这个时间段的干辣椒还下不来,物以稀为贵,也真是干辣椒最贵的时候,在韩国当地,至少十几块一斤。

冷冻辣椒烘干之后的成本,还不到九块钱,其中一斤就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利润,如此高的利下,道合椒业将自己的干辣椒制品降低价格,顿时吸引了大量的客户。

加工车间一天也能消耗十几吨干辣椒,用于制作辣椒酱、辣白菜等等,这些东西打好包装之后,有一部分在出口到中国……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能吃到最好的位置,刘三峰和道合椒业双赢,三个月的时间,刘三峰盈利至少三百万。

道合椒业更猛一些,光出口这一项的利润就突破了一百万美金……

金河三郑椒业公司门口每天大量的集装箱冷冻车等着,还有大量的农户送辣椒,不知眼红了多少人。

尤其是这俩年经营棉花生意失败的人,有一部分是彻底认怂了,欠下几十万贷款,啥也不干,躲债去了。

还还有一些人伺机而动,寻找东山再起的机会,刘三峰就给他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崔新成和贾冬青。九四年时候,崔新成十八岁,当年的他一无所有,只是给刘三峰送棉花的小贩。

靠着刘三峰混口饭吃,这人心狠毒辣,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当初为了伺候南方某个棉厂的大客户,将要好的女朋友都给人家睡了。

十年过去了,现在的崔新成已经不是以前的崔新成了,结婚生子,不过对象不是原先那位,而是换了他人。

这些年经营棉花生意,靠着各种手段,他也赚了一些钱,其中他还在农信社贷款二十万,在棉花赔钱之后,这二十万他也没还,而是将资金全部转移。

农信社的信贷员一次又一次的找他,结果没用,崔新成一句没钱,还不起,爱咋咋地,便打发了。

农信社对待他却不敢向对待刘三峰那样,是因为崔新成有一个远房亲戚在区里当领导……

不过崔新成明面上也不敢太过张扬,开着一辆破旧的白色小轿车,几十万的存款全部转移,他用他妹妹的名字开了银行卡账户,他自己的弃之不用,农信社知道也是没用。

棉花生意惨淡,和他合伙的一些人都被他坑了一把,资金被崔新成以各种名义转移走了,最后不欢而散。

崔新成觉得无所谓,大不了从新找人合伙,傻子多的是,可劲的坑呗。

这两年棉花生意失败,崔新成也闲置下来,天天无所事事,看见刘三峰这里的辣椒生意火爆,他也天天往这边跑。

刘三峰不喜欢这个人,但拐着弯子还有老亲戚,崔新成那位远方高官,以前在刘训国手下当过通讯员,刘三峰也是看他面子,虽然不理会崔新成,但也并未赶他走。

崔新成每天开车来到三郑椒业,自己也好像来上班一样,跟着忙东忙西,跟谁说话都笑呵呵的,老好人一个。

他的另外一个合伙人贾冬青也来了,贾冬青比崔新成更加务实一些,带着几个小青年,开着三轮车去乡下给刘三峰收辣椒。

天气越来越冷了,农户手里的辣椒也所剩无几,颗粒归仓,算是大丰收。

公司账目盘算出来,刘三峰出口了一万零八百多吨辣椒,圆满了完成了和道合椒业的合作。

但花销也很大,工人工资几十万,冷库是用电大户,每个月电费就要几十万。

收货需要占用大量的资金,刘三峰手头上八九百万的流动资金竟然不够用的,还好每天能周转,否则真是捉襟见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