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除了下地干活,宋子明哪也不去,他的薄弱环节就是物理,这个暑假期间,手中的物理书和资料都被他研究烂了。
可惜,很多道理他依旧是一知半解,这个时候,宋子明忽然觉得自己可悲起来,他发现他不是学理科的材料。
他比别人努力双倍,但太死脑筋了,不会拐弯,同样的题目会了,稍微一变化,他就搞不懂了。
张玲玲就很聪明,她学的是文科,结果就考上了。
可惜宋子明并不看好文科,在传统的观念中,只有自认为自己脑子不行了,或者学习很差的人才会选择文科。
现在看来,当初的选择就是错的,如果他选择了文科,没准现在已经的大二或者大三了,没准已经提前分配进了某些单位了。
这个问题想通已经是八月底,他骑上自行车去了学校,很多老师都认识这个大龄学生,对他很敬佩,也很支持。
宋子明找到上一届的班主任,今年已经教高一了,而他第一届高三的班主任,今年正好带高三。
他便找到了他,说出了自己的困惑。
这位教师听完之后也是叹息一声,帮助宋子明解惑,说,你现在要想换科也行,但其中难度很大,别以为文科容易,你读了这是第三个高三了,至少有四年没有接触文科,很多知识点等于从头开始,这更加困难,没准还比不上你现在理科的功力呢。
宋子明听完之后,也觉得有道理,最后一咬牙,坚持理科不换了。
开学之后,他开始了疯狂的学习,每天听老师讲课,他做不到举一反三,实际上没人能做到这一点,能做到举一反一已经不错了。
于是宋子明便将老师讲的所有题牢牢记录下来,第一次模拟考试,他考了五百多分。这个成绩是惊人的。
第二次模拟考试已经到了年底,他考了六百分。
努力的学习看似换来了成果,宋子明竖立了信心,他觉得今年一定有戏,心中始终憋着一口怒气。
过完年之后,他视力模糊下降的厉害,因为长久的坐着,身体也出现了问题,例如长了痔疮,坐骨神经疼之类的。
他去陶城配了一副眼镜,加上一头花白的头发,看上去不像是学生,更像是老师。
就这样,他咬着牙度过了半年,一直到了1993年6月份,再次迎来了高考,他进了考场,准备疯狂的施展一番。
却发现,上面的题目不对,和他平常做的试卷一点也不一样,难度超级大,很多题目他见也没见过,一颗心开始发慌起来。
越是发慌,脑海之中越是一片空白,什么勾股定理,能量守恒定律,他竟然全部给忘记了。
从考场上出来,他就知道,今年一定又完蛋了。
宋子明已经流干了眼泪,他付出的太多太多了,他今年二十六,按照虚岁应该说是二十七或者二十八了。
他知道自己考的不好,但还是抱着一份侥幸,等到了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天,他依旧去了学校,远远的看着榜单,在上面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宋子明,三百七十分……
这犹如一个晴天霹雳,宋子明一口血差点喷出来。
他辛苦了一年,别说进步,还倒退了,但为何每次在学校摸底考试,都能考五六百分呢?
他的班主任刘晨光在研究中发现了问题,学校出的模拟题是一个老师出的,上面的题目有他个人的偏好,很多题目都是类似。
而高考的题目是全新的,类型也在不断的创新之中。
失利的不止宋子明一个人,整个陶城中学,理科生中能考上大学的不超过五十人,包括中专。
问题出现了,这不是宋子明的问题,而是学校教育制度,学校老师水平的问题。
宋子明失魂落魄的回家去了,整个人在床上躺了三天,瘦了一圈,他无法面对父母对他的期盼,无法买对亲朋好友的质问。
甚至,他无法面对自己。人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而宋子明用了九分的努力,却被一分的注定给打败了。
他不会在选择复读了,继续复读已经失去了意义。
在家里他度过了一个难捱的夏天,每天都好像老鼠一样不敢出门,躲在家中,连下地干活也是选择晚上。
同学,朋友来找他,他更是不见,他将自己完全封锁了起来。
八月份,这是传统开学的时间,宋子明在这个时间段会习惯性的准备书籍,衣服,等待着开学的到来。
甚至,他还会让母亲蒸一锅馒头,然后风干放进包里,当成口粮。
今年却不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他颓废的厉害,面容憔悴,宛若人到中年一样。
就在他惶惶不安的时候,他的原先的班主任,教物理的刘晨光老师找来了,刘老师和他亦师亦友,是雷泽师专毕业的,在物理上,尤其是光学方面非常有一套。
没想到刘老师会来家里来,宋子明热情的招待了他,还给他倒了红糖水。
文化人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