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我徐少不画大饼!移动互联网时代即将到来!(2 / 4)

他们的芯片产业,相当于停滞了三四年时间,在这期间并没有大规模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搞研发,也没那么资本和动力。

因为资本,被2000年轰然破灭的互联网危机,吓破胆了。

而研制芯片,又特别烧钱,动辄就要投入几十亿乃至上百亿米元。

如果没有国家层面出手,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

哪家资本,还敢冒这么大的风险?

于是乎。

他们停滞的这三四年里,龙国却是举国之力疯狂投入。

根据经典的摩尔定律。

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量,每隔18个月就会增加一倍。

也就是处理器的性能,大概两年就会翻一倍,且价格下降一半。

考虑到龙国有体制优势,就像当年勒紧裤腰带,也要造出原子弹一样。

将能调用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国营企业等等都动用了,跟着徐雷大干快上、高歌猛进。

所以在龙国,摩尔定律预测的十八个月,显然保守了。

龙国人,只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能让晶体管数量翻一倍。

毕竟这时候,芯片的制程精度,还不算特别高,只要肯下功夫,提升速度就特别快。

只有到了14纳米以内,精度每提升一倍,难度才会特别特别大,需要更好的材料、工艺和设备。

而其中最最重要的,便是光刻机。

龙国早已将电子信息产业,列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在芯片加工制造设备的研发方面,自然也是相当超前。

早已将极紫外线euv光刻机项目,列为了国家重点科研工程项目,不少科研单位已经在进行相关研制工作。

一旦euv光刻机研制成功,那么龙国就是全世界,第一个具备生产14纳米以下的制程精度芯片能力的国家。

如此一来。

龙国已经在芯片方面,领先了两代,并且领先幅度还在进一步扩大。

对西方来说,现在调集不同专业数十万工程师,耗资数百亿米元进行研发追赶,显然已经为时已晚。

因为他们要先全面攻克,并掌握90纳米制程精度的芯片,才能继续去攻克45纳米的。

而这时候,龙国这边可能22纳米的芯片,都已经上市了,并且把45纳米的芯片卖白菜价。

一旦他们45纳米芯片还没研发出来,龙国就已经卖白菜价了,并且供货又快又多。

请问,还有多少客户愿意花钱找他们订购?

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将来只会越来越快。

明明花更少的钱,就能立马买到现成的好芯片。

谁还会有耐心闲心,等他们慢慢研发、优化迭代?

就像现在米利的苹果、汇普、ibm等企业。

他们生产的电子设备,基本都是从龙国直接进口电子元器件。

即便一些处理器,是找因特尔之类的企业采购。

可因特尔等企业,如今也只是负责设计芯片。

高端芯片的加工与封装,早交给了龙芯集团负责。

而中低端的则交给了龙积电和联合高科帮忙代加工。

可以说西方的电子科技企业,已经成为了龙国的全球芯片产业链一部分。

他们花钱就能买到现成的芯片,交付快、质量好,当然没兴趣也没动力搞自主研发了。

毕竟现在还没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还没有横空出世,没有每年要卖出上亿部。

等将来有了海量的高性能芯片需求,西方科技企业们,才会感觉到"受制于人",现在很喜欢也习惯了"造不如买"。

最关键的是……

米利等西方各国,可是资本国家。

他们可不会一声令下,就举国动员、疯狂投入。

尤其像米利,制造业持续外流已经很多年,空心化很严重。

以前很优秀的工程师,早就改行了。

不少企业也早就倒闭或转型了。

由于就业形势不好,很多学生都对金融、地产等更感兴趣。

所以很多高等院校,都没有开设相关专业,导致在读的学生也少之又少。

企业不多,人才又少,后备人才供应也严重不足。

在这样的背景下。

就算西方各国,想要奋起追赶,也显然有心无力。

更没有哪家企业突发神经,还要耗时耗力的,去搞芯片自主研发。

因此。

就像麦格林顿,刚才提出的疑问。

连他这个高森资本董事,米利典型的社会精英。

他都不知道,移动互联网是什么东西。

他们其他社会精英和科技企业,又怎么可能预见未来?

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又曾饱受互联网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