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6章 大块吃肉的感觉,爽!(1 / 2)

每个地区,都有能够满足顾客大块吃肉心愿的菜品。

比如著名的东坡肉、红烧肉、坛子肉、咸烧白、甜烧白、条子肉、梅菜扣肉、香芋蒸肉、黄酒焖肉、瓦罐焖肉等等菜品,都是大口吃肉类的典范。

但是这些菜在把子肉面前,都有点相形见绌。

把子肉的个头实在是太大了,大到每一片重新改刀的话,至少能做一盘菜。

甚至让一些比较节省食材的饭店来做,能做四五道菜。

毕竟,一片标准的把子肉,都是半斤左右,而一道标准的京酱肉丝,才用四两肉丝。

当然了,现在很少有菜品用这种标准来衡量了,大家更在意的还是菜品的搭配以及卖相,分量什么的都是其次。

美食嘛,不仅仅是用来果腹的,也能用来享受。

在这个范畴中,卖相就成了第一位。

不过在一些比较市井的美食中,比如把子肉,卖相什么的从不是最重要的,甚至完全不重要。

重要的是什么呢

是口感,是味道,是肉片的大小薄厚。

鲁菜有很强的割裂感,比如把子肉这种,从名字到卖相再到吃法,都充满了市井气息,跟那些卖相十足的宫廷菜有着天然的区别。

不过正是这样的区别,才让鲁菜更加接地气,也更加平民化,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只有这样,一个菜系才能长久的存在,才不会随着王朝的湮灭而烟消云散。

济南那边的把子肉饭店,基本上都是顾客挑选,店家用一个小盆或者其他容器来盛,顾客吃什么就盛什么,盛好之后结账。

但是京城这边,规则稍稍改动了一下。

前台旁边依然有大锅小火闷着把子肉,不过却不是顾客挑选了,而是直接点菜,跟其他饭店的形式一样。

这家店能在京城存活下来并且一直占据口碑榜的前几名,大概就是因为这种变化吧。

因为济南那边的就餐方式,更加市井一些,对于习惯了吃把子肉的山东人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但在京城人眼中,却不是这样。

至少不是所有人都习惯一群顾客排着队,对着泡在卤汤里的菜品指指点点。

大家更多的还是喜欢拿着菜单,一道菜一道菜的点,然后服务员依次把菜品端上桌。

这样的就餐方式,才是大多数人比较喜欢的。

两人来的有点早,所以这会儿不用排队等会儿。

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之后,服务员端来一壶茶和两份菜单给两人看。

京城这边的服务员,特别是这种生意好的饭店里的服务员,对直播什么的完全不在意,甚至还会特意绕一下,防止出现在镜头中,影响了店里的形象。

徐拙拿着菜单开始点菜。

“把子肉两块,大肉丸两个,辣椒两个,豆腐干两片,豆腐泡八个,青菜一碟,海带一碟,两大碗米饭,另外再来一道炒合菜和一道酱爆鸡丁。”

他点的这些菜品都是店里的招牌,来之前两人就已经做了功课,所以这会儿很顺当的就报了出来,甚至中间都没有停顿。

他点的这些菜,除了两道炒菜之外,剩下的全都是吃把子肉的标配。

把子肉这种菜品,肉块大,吃起来很过瘾,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吃起来有些腻得慌,基本上一人一片就行。

但是一人一片的话,光吃肉可能吃不饱,而且毕竟是配米饭吃的,三两口把肉吃完,那剩下的米饭咋办

所以,就有了别的菜品。

比如刚刚徐拙点的肉丸、豆腐干、豆腐泡、青菜、海带、辣椒等等,都是把这些菜品放在煮把子肉的肉汤里煮出来的。

这些菜品有着肉汤那浓烈的香味儿,吃起来非常过瘾。

特别是豆腐泡和豆腐干,经过肉汤的长时间泡制,肉汤已经完全渗入进去,吃起来味道非常棒。

而辣椒和青菜,则是在肉汤里稍稍烫一下,使得菜里面有着浓烈的肉汤味儿,但却不失菜品的本味。

比如那被烫得有些皱巴的青辣椒,吃起来像是吃虎皮辣椒一样,香辣可口,同时味道还有些回甘,不管佐酒还是下饭都非常不错。

这些菜品因为都是现成的,所以上菜很快。

也就不到两分钟,两人要的菜就上来了,甚至连小炒也上了一道。

这种快餐类型的饭店,讲究的就是效率,这样顾客才能快速吃完,给后面的顾客腾出位置。

大米端上来的时候,徐拙突然发现,这大米上居然被浇了一勺肉汤。

季明宇好奇的看着服务员问道“这啥玩意儿肉汤”

服务员说道“对,就是肉汤,把子肉的肉汤特别适合拌米饭,你们两个可以试试。”

徐拙倒是知道这点,因为小时候他特别喜欢用把子肉的肉汤拌饭,这肉汤没有平时煮肉肉汤的那种咸味和浓烈的卤料味儿,反而有种淡淡的回甘,拌进米饭中吃起来特别带感。

不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