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上元灯会(1 / 2)

第六百三十六章上元灯会

一眨眼就到了元宵。

京城的繁华远不是丰阳县可比,灯流如织,行人如织。

朱家所在的这条胡同,京城富商云集,元宵这种盛世,家家户户都不落后,早早设了灯棚,挂上各式各样的花灯,亦设了灯谜叫人猜。

一眼望去,星星点点,如同河汉。

男人们可以各处走动,女眷们则只好在自己家的灯棚里看灯。

朱老爷带着儿子孙子,趁机与其他商户们拉近关系,相互交流。

薛顺自认自己不是做生意的那块料,跟其他老爷们也说不上话,别人说话他也听不懂,于是并没有跟着朱老爷出门应酬,而是留在灯棚里陪着媳妇孩子看灯。

小鱼和小酒他跟陈秋娘一人抱着一个,两个小家伙眼睛睁得大大的,一点也不怕生,反而咯咯直笑,冲着花灯直伸手,想把花灯抓到手里来。

朱家自然做了可以让小孩子提在手上玩的花灯,只是小酒和小鱼才几个月,哪里能提得起东西来

特别是花灯里面又点了蜡烛,一个弄不好就得烧起来,自然更不敢让他们尝试。

最后,是薛石去提了个小老虎的花灯来,耐着心思逗弟弟妹妹玩。

薛顺带着媳妇孩子去猜灯谜,想给媳妇孩子赢两盏灯回来,嗯,结果一路猜一路错,最后还是靠着七岁的薛石出马,连蒙带骗,赢回来两盏灯,小豆丁跟娘亲一人一盏。

至于薛顺,呵呵,猜不出灯谜的一家之主让人鄙视。

一家五口其乐融融,似乎自成一个整体,把其他人全都隔绝在外,边上的人远远看着,都会生出一股羡慕。

付氏心想,幸好薛顺一家也就是这几天就要搬走了,要是他们再在朱家住下去,她都不知道时间长了以后,自己会不会因为受不住刺激而变得歇斯底里。

付氏常常会想,陈秋娘的命可比她好多了。

薛顺是没什么大本事,可他对陈秋娘一心一意,对孩子关心爱护,不让妻儿受委屈,虽然赚不到什么大钱,却足够让妻儿吃饱穿暖。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陈秋娘才能一直保持这种傻白甜的性格,因为,没有什么事是真正需要她去操心的,所有的一切,都有人替她做决定,什么都不用想,说话当然不用过脑子。

哪像她,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是朱家的大少奶奶,以后就是朱家的当家太太,可是其中的心酸甘苦只有她自己心里清楚。

朱成州这人对女人是从来没有体贴的,无论是他的妻也好,妾也好,通房也好,他都十分冷情,真是应了拔吊无情的那句话。

付氏从嫁进朱家开始,就没有不操心的时候,既要忍受朱成州的诸多女人,又要最大限度保证自己的孩子的利益,简直操碎了心。

朱家是有钱,可那万千上万的银子,也没让她日子过得舒心。

啧,不能

再想下去,再想下去,这日子可真是一天也过不下去了。

付氏摇摇头,把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法甩出去,继续看灯。

而此时,在京城的另一个方向,城东那片由贵勋、官员人家搭出的灯棚长街里,同样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上元节,对于古人来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算得上是古人的情人节。

上元节这天,便是闺阁女子也可在家人的护持下,上街看灯,很多一见钟情的故事,都发生在上元节,毕竟其他时间,少男少女们也没什么机会碰面不是

这种节日里,即便是长辈,也是宽容的,有时候,甚至会给年轻的少男少女们创造相看的机会。

若有情意相投的,打探过人品家势,便谴媒人上门提亲。

古人虽说是盲婚哑嫁,但是真正有底蕴,有教养,爱护孩子的人家,其实多关都会找机会让双方互相见上一面,听取孩子自己的意见。

不说以后的日子是他们自己过,就说婚姻是结两姓之好,无论嫁娶,合意的总好过不合意的,不然促成一对怨偶来,两家就不是结亲,反是结仇了。

而在灯会上设立的一些小游戏,小比试,就是为了给大家足够多的展示机会。

今年的灯会上除了必不可少的猜灯谜之外,还有对联、诗词、射箭、投壶、辩音等等之类的小游戏。

当然了,这是因为这边都是官员、贵勋府邸,家中子弟都受过良好教育,不说个个都是文武全才,至少每个人都有拿手本事,才能玩得起这许多花样出来,要是换了普通人,这些游戏估计一个都玩不转,就连灯谜,估计都有一大半猜不出来。

也正是因为这边都是官员、贵勋府邸,所以戒备森严,胡同口两边都有人守住,普通人完全不许放进来。

永宁候府自然也在这条街上,姜湛和薛双双想趁这个机会见见陆夫人,所以花了不少力气,在徐进的帮助下,才混进这条灯市。

官员、贵勋家里扎出来的灯,精致十足,足以到雅致的地步,每一个步骤都精雕细琢,就连糊在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