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2章 目标林丹汗(1 / 2)

大明都督 奔叔 2572 字 4个月前

张维贤接过了皇帝刚刚辽东半岛战局的问题“毛帅的确是太辛苦了,他已经动用了全力,用自己一个的军镇,深深的抗住了一个国家,这真是下少有的奇迹。”但是画风一转“不过再这样坚持下去,毛帅会坚持不住的。”

这时候,谁也没想到在最黑暗的角落里,一个平淡的声音发出,重新掌握锦衣卫的骆思恭,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来,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走。但他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因为锦衣卫在他的手中,不再是百姓的虎狼,也不是正直官员的阴霾,锦衣卫回到了他真正的位置上去了。

骆思恭喘着粗气,将现在毛文龙和皇太极双方的兵力布置,一点不差的汇报上来,然后就再也没有了生息,就好像他根本不存在一样。

启反倒没有去军情,而是关心的对着黑暗道“朕已经过了,让你的儿子骆养性接替你,你好好的在家休养。”

对于这么大的恩典,骆思恭应该感激涕零,结果黑暗里却传来了坚定的反驳“臣坚决反对万岁的恩典。”

启就默默不语。

骆思恭语音艰难的辩解“臣最了解自己的儿子,那个人贪财好色,喜欢结交权贵向上爬。当一个的百户,保证他衣食无忧就行了,如果让他接替我的位置,不但害了这个大明,而且还会害了他,所以还请万岁另选贤明。”

骆思恭这样的态度,让整个御书房的所有人对他好感更好。这也就是现在的大明,朝廷上下没有了唧唧歪歪,没有了勾心斗角,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为这个大明朝廷的中兴而奋斗,这才是中兴之主,中兴之相。

杨嗣昌不得不将话题再拉回来,“东江镇的战局已经岌岌可危,毛帅已经动员了他全部的力量了。现在已经整整打了两个月,可谓是筋疲力尽了,我都可以听到他脊梁骨嘎嘎作响的声音,他快坚持不住了。我们一定要想个办法缓解他的压力,否则一旦东江镇崩溃,整个辽东局势将糜烂不堪。”

启皇帝依旧是云淡风轻,他现在的抗压能力变得极其强大。随手在自己弟弟的胳膊底下抽出了一个奏折“现在我们从其他地方抽调兵力,去增援东江镇,是不可行的。第一,内地的兵大家都知道,他们是一群乌合之众也不为过,根本没有一点战斗力,即使调过去10万20万,不但不能增强毛帅的实力,反倒成了他的累赘。所以朕想,南方的战乱平息了,西北也没有什么大的战事,下一步我们是不是应该整顿整顿卫所”

孙元化探着身子“臣早就对于这卫所的制度有所反思。当初设立这个制度的时候是好的。但是政久弊生,这个制度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局面了。其实从神宗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实行募兵制度,在万历年间,平息倭寇之乱的,更是这种制度起到了决定的作用,才有了戚家军,才有了宋家军,才有了白杆兵。所以臣认为,应该改革了。”

启点点头“募兵制度,在我兄弟信阳已经做了试点,效果极其好,这一点,兄弟,你更有经验吧。”

朱由检拿着玉玺砸着核桃,将里面的果肉丢到嘴里,嚼的是嘎嘣嘎嘣响“募兵制度非常好,不但将士们没有消极,更有战斗热情,都想博个封妻荫子的功名。而且募兵制度选择将士的权利掌握在我们手郑滥竽充数和老弱病残,直接被我们拒绝在门外,所以保证了将士的素质,这个制度应该在全国推广。”

这不知不觉中又跑题了,但一到这里,国舅就不由担忧“卫所制度,在洪武爷设定的时候,曾经骄傲的,咱们大明不费一粒粮食,一文钱,就养了百万大军。而如果实行募兵制度,将会给我们刚刚复苏的财政造成巨大的压力,这个不得不仔细的斟酌。”

结果孙元化对这种观点嗤之以鼻“什么叫不费一粒粮食一分钱国舅爷您不知道,每年大明财政名义上上缴3000万这是现在的,历史上,这个时候才一千多万但其中有1000万,就是以卫所的名义直接截留在地方的,结果却养了一群废物。如果拿出这1000万银元的真金白银,实行募兵制度,应该是绰绰有余,而且还都是强兵。

张维贤就老脸一红,自己手中掌握着20万京营,在丰润一战中,都不如那1万太监,却只能龟缩在北京城内。名义上是保卫京师,实际大家心知肚明,这20万人根本就不堪用,去了也是送死。如果让这些世代承袭的士兵全部解散,换成招募士兵,只要有5万人,就能让京城固若金汤。其中节约的费用,将是一个文数字。但这是个大动作,没有人知道后果如何,也就没有人敢提出建议。

启就对着自己的弟弟道“西北的事情基本结束了,未雨绸缪的计划,也接近成功,能者多劳,你以后就抓一抓这兵制改革,你看如何”

将最被忌讳的兵权,一股脑的丢给潜在的竞争对手,这在历朝历代是不可想象的,结果皇帝就这么做了。

“那兄弟我就试试吧,不过还是好了,改革好了算我的功劳,改革坏了,你得替我顶着。”然后这个人竟然随随便便的就接受了。

“暂时你要坐镇在北京,咱们兄弟合计着怎么进行兵制改革,你带过来五万虎狼,还有杨爱卿的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