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宗上任并没有带来后金的恐慌和反扑,因为,现在的后金的努尔哈赤正在被自己折腾的是欲仙欲死,哪里管得了其他。
广宁之战取得了虎头蛇尾的大胜,但其中缴获足可以让后金群臣们好好的享受几年时光的了。
但努尔哈赤是有雄心的,他的目的不是做一个顶着皇帝名号,却是一个强盗集团头子,他要治理这个国家,为以后和大明继续抗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实在努尔哈赤眼里,治理这个国家很简单,不碍乎三个问题,那就是温饱,安稳,发展。
只要将这三件事情做好了,一个国家也就兴旺发达了,结果就是这三件事情,彻底的将努尔哈赤折腾的欲仙欲死。
首先努尔哈赤推行了一个开国王朝都做的事情,那就是将土地分给那些无地的百姓,然后让他们努力的耕作,为自己生产出足够的粮食,这样就可以摆脱后金对外部粮食的依赖。
同时百姓获得了土地,自然而然也就安心的生产,生产出足够粮食,温饱解决了,社会也就安稳了。
社会安稳了,就能够长足的发展,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所以努尔哈赤就开始在自己的管辖范围之内,计丁授田。
因为战争,后金马蹄踏过之处很多明朝百姓四散奔逃,家破人亡。家没了,人没了,可地还在,只不过没了主人成了“无主之田”,努尔哈赤的计丁授田就是把这些“无主之田”收归国有,通过再分配的方式重新“授予”给那些地少或者没有地的人,农业生产恢复了,军队的粮饷也有着落了,社会秩序也恢复了,稳赚不赔关键还不需要成本。
“从即日起,凡是不是奴才的成年男子,全部无条件分给六日田地,五日种粮,一日种棉。”努尔哈赤站在自己辽阳新建的大殿上,骄傲的,信心满满的向天下宣布自己的恩德,自己的宏伟大计。
一日约等于五亩,六日就是三十亩地。
后金推行计丁授田的目的有三点:从生存角度来说是要用最快的速度让后金在辽东立足脚跟,从温饱角度来说就是解决八旗军队的军需供应后勤保障,从发展角度来说就是为攻占辽西一统辽东继而挥兵南下直抵中原进行的军事经济准备。
通过这个优良的办法,就彻底解决了一个王朝说上面的三件大事,这件事并不是努尔哈赤的独创,在中原王朝更迭之中是屡试不爽的,只要这个计划推行结束,就会有一个王朝的盛世到来。
但是这时候努尔哈赤却故意的忽略了一件事情,他哪里来的这么多的土地分给那些百姓。
自从建都辽阳之后,八旗的将士就开始跑马圈地,他们将大片大片的土地,包括上面的百姓,直接圈占成自己的家产了。
如此一来,辽东的土地就所剩无几了,他拿什么给那些流民分每人的30亩土地</p>
<strong></strong>
让那些八旗老爷们退出来你拉倒吧,努尔哈赤要是真这么做了,那就是自掘坟墓。
努尔哈赤不管这么多,他也算不明白这个帐,反正他就是要给每一个辽东的流民,分给他们30亩的土地,来实现它让后金强大的三个步骤。
很快到了拿着官方给的土地证明领地的日子,百姓怀揣着激动而喜悦的心情,全家老小的吃喝拉撒全系于一身,家里几口人的生计大事,岂能不重要
负责的官员带他们来到一片田地面前,挥了挥手,告诉身后的百姓,这里就是你家的地了。
没有欢呼,没有感谢,有的只是安静,或者说是沉默,最终的愤怒,这不是闹着玩呢吗。
凭着半辈子种地的经验,目光一扫,便觉得这块地有问题,先不说土地贫富问题,就说这地的大小感觉就有问题。
准确的说就是实际得到的土地比承诺的土地要少的问题。而最大的问题是,你还必须按照每亩上交一百斤的赋税额度,上缴30亩地的数目,也就是说,每一个百姓,一年必须上缴3千斤的粮食。
在当时,东北的主要作物就是低产的高粱,每亩地要是能打上两石,就是风调雨顺的好年景,结果用三五亩地的产出,上缴30亩地的税收,留给这些百姓的只有一个道路——逃亡。
对于百姓不感念皇上的大恩大德,你还逃亡,后金的解决办法很直接,那就是刀子,一家逃杀一村,一村逃杀一里,于是在历史上惨绝人寰的“辽东之屠”就爆发了。比如代善屠杀复州,一次屠杀一万八,只剩下五百女子分给将士。
后金杀的是血流成河,百姓当然不干甘心授首,于是纷纷揭竿而起反抗,辽东大地一时间到处烽火。
各地流寇遍地,反抗不断,而那些当了顺民的,也并不是真心,他们不敢揭竿而起反抗,那么就搞小动作,屡屡出现汉人在水、酒、猪肉中下毒,毒死后金军民的事件。
广大的八旗将士、女真族人很快发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需要十分小心翼翼,因为他们周围出现了很多莫名其妙的事情:三四个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