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七章潮流的开始(1 / 2)

我的1982 大国雄起 2538 字 4个月前

沈阳防爆机械厂破产的这个事情呢是李忠信和王波他们出国时候发生的事情,李忠信并不很清楚这个事情,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看到关于这个方面的消息。

对于中国开始大刀阔斧改革的这个事情,李忠信是十分赞成,因为李忠信心中清楚,这种改革是最为正确的出路,如果中国一直保持这和苏联的那种制度,到时候真就会进入万丈深渊。

唯一他感觉到有一些遗憾的是,这个事情没有因为他的重生而进行提前。

李忠信之前在很多方面都想要进行收购,这个事情也是让王波和省里面以及市里面的一些领导谈过,可是,那些亏损的企业根本就没有让忠信公司收购的想法,不光是那些企业,就是上面的领导部门,也都没有那么一种打算。

工厂赔钱怎么了工厂赔钱赔的是国家的钱,厂子当中的机器设备什么的,足够工人吃一辈子的,个人想要收购国营的厂子,那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工厂当中的机器是几百万元钱购买过来的,现在虽然已经陈旧了,但是,却依然价值是几百万元钱,这个事情呢跟任何东西都无关,这个时候,人们在算固定资产的时候就是这么算的。

他们是不会考虑到机器在用了十几二十年以后是应该折旧的,也不会考虑到机器的设备型号已经老旧,生产出来的东西的质量已经不达标,已经是一种作废的机器了。

这些事情呢他们是不会去考虑的,他们需要考虑的是,这些工厂是都是国营厂子,怎么能够帮助他们卖出去一部分积压的物品,把这个厂子的工人工资开出来。

工资一旦开不出来,厂子的那么多的工人就会没有饭吃,那么就伸手和上面的政府要钱,让政府拨款,让政府给他们贷款。

而且,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出现大量的三角债,也就说,你欠我的钱,我欠另外一件单位的钱,我们都是国营厂子,互相之间欠的这些钱,我们也黄不了你们的,先欠着你们,等那边的资金给我了,我再给你们钱,这些事情呢如果搞定不了的话,可以请上面的领导对这个事情进行担保,久而久之,把中国很多企业都拖黄了。

正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李忠信在有了大量资金以后,却无法把这些资金用到收购工厂方面,而是只能自己自行建立起来了许多工厂。

这些工厂在建立的时候,出现了很多的困难,特别是在人员的配置上,好一点的工人招不上来,哪怕忠信公司这边的厂子给的工资高,这些人也不过来这边工作,因为他们觉得,只有国营的厂子是铁饭碗。

工厂现在虽然出现了困难,出现了开不出资的情形,但是,那些都是暂时的,过上一段时间,国内的经济一好转,他们的厂子立刻就能够再次搞活起来。

以前欠他们的工资呢国家会给,毕竟厂子是国家的,他们的国营工厂的员工。

李忠信那种工厂算什么资本主义不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不社会主义的,他们根本就搞不清楚李忠信这种工厂的性质,只是知道,工厂建设方面不差钱,但是,钱在这个时候代表不了太多的东西,无论在外面赚的钱比国营工厂多多少,他们也是不会选择到李忠信这样的半私人性质的工厂来进行工作。

忠信公司虽然说是大公司,公司也是集体企业,但是,却不是国家的国营单位,到这边来工资虽然高,但是,其他的方面没有保障。

忠信公司在江城那边招收人手是最顺利的,因为所有的江城老百姓都知道,只要是家里面有人进入到忠信公司的企业当中,那么,家里面就什么也不愁了,比在那些国有的大型国营企业都好,只要肯干,就能够赚到钱,甚至还能够提升职位。

忠信公司在其他地方找人,就要比江城费劲了很多,特别是南方那边,对于忠信公司是什么公司根本就不清楚,更不信任一个刚刚成立的公司,要不是当地的企业开不出来工资,工人们都在家里面呆着没有钱花到忠信公司的工厂来上班,那么,忠信公司真就找不到合适的人。

李忠信心中清楚,随着这次沈阳防爆机械厂的破产,中国开始了破产潮和承包热潮。

在这个热潮当中呢会产生很多后世的名人。像后世的名人曹德旺,就是这个浪潮当中的弄潮儿。

李忠信记得很清楚,他应该是在八七年的时候创建的福耀玻璃,之前是什么时候承包的福建那边玻璃厂,他真就不是很清楚了。

李忠信记得很清楚,在忠信公司建立汽车基地的时候,他就派出人到广东福建那边去打听,看看曹德旺的福耀玻璃,不,应该说是汽车玻璃生产没生产出来。

李忠信对于这个事情很看重,如果忠信汽车基地这边组装出来的汽车用国产的玻璃,整车的价格会下降下来相当大一部分不说,今后如果那边的玻璃的质量好,李忠信也能够通过杰米诺那边向国外出口,也就是说,一旦有了这样的一个机会,福耀玻璃甚至会提前腾飞起来。

不过呢李忠信派出去的人却在这个时候没有找到福州福清市高山镇曹德旺所在的玻璃厂,李忠信就暂时把这个事情搁浅了,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