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二人上车往沁园去。
梁王回到王府,金瑞正从王府出来,两人在影壁处遇上。
金瑞还没来得及见礼,梁王先开口道:“这么早?有事?”
金瑞看看天,“王爷这么早就出府了?”
梁王随口说道:“有点事,出去了趟。你寻我有事?”
金瑞点头道:“嗯,昨晚接到消息,少华山的玄清道长回去了,在下想亲自去趟少华山。
眼看又要入秋了,在下有些担心母妃。昨晚想来跟王爷禀一声的,太晚了,怕打扰王爷,所以早上过来。”
梁王眼里闪过丝惊喜,问道:“消息可靠吗?什么时候出发?”
金瑞点点头,“无痕传回来的消息,应该可靠。在下回府就出发。”
梁王点头道:“行,你去吧,带上无影一起。早去早回,一路顺风。”
金瑞拱手谢恩,“好的,多谢王爷。”
梁王拍了拍金瑞的肩,“我等你的好消息。”
梁王转身送金瑞出府,看着金瑞骑马离开,才转身回到府里。
邓公公见王爷回来,见礼问好后,问道:“王爷,早饭摆在哪里?”
梁王摇摇头,“不用了,我已经用过早饭了。泡一壶茶送到书房来。“
邓公公转身去吩咐。
梁王换了身常服,去到书房。随手拿了本前朝通史在手里,眼睛看着书,脑子却总浮现白如月那小丫头的影子。
梁王把手丢到书桌上,人往后靠了靠,让自己找了个舒服的位置窝着。
他没有想到,三年不见,小丫头竟然经营这么大家酒楼。
那小小的脑瓜子里究竟装了多少与常人不一样的想法?真是让他刮目相看。
梁王嘴角不自觉的抿起弧度,每每见到小丫头,总给他一种熟悉感觉。这次已然......
梁王陷入沉思,门口想起百里锦的声音,“王爷!”
梁王回过神了,坐直身子,拿起桌上书,回道:“进来。”
百里锦掀起帘子,抬步走了进来。
梁王抬眼看看,问道:“查清楚了?”
百里锦点头回道:“嗯,”说着打开手里纸条,说道:“这些都是在衙门有备案的。
如月姑娘三年前最先在大水井那片开了家杂货行与胭脂铺子。
后来把城东的济民堂盘了下来,第二年济民堂开始开分号。到现今,济民堂在京城有六家分号的。
胭脂铺子有三家,米行有五家,洒坊有十二家,酒楼一家,银楼一家,鞋铺子两家,棺材铺子两家。”
梁王惊得把手里的书滑到地上,“她连棺材生意也做?”
百里锦点点头,他现在已经不震惊了,刚听无双禀报时,他惊得差点从马上摔下来。
梁王站起身来,伸手接过百里锦手里纸条,细细的又看了两遍。
表面上镇定很多,心里却是一片澎湃汹涌。
别人开一个铺子,已经忙得脚不沾地了,她开一堆铺子,还能跟个闲人似的,陪着她爹到酒楼里吃早饭,她是怎么做得到的?
她开间樊楼,影响得月楼的生意,他都开始查她,那别的生意呢,她抢了别人的生意,别人不会查她吗?
如果查到是她,会不会对她下手?
梁王想到小丫头被人欺负,心里便多了分担忧。
梁王抬头看向百里锦,“你亲自到衙门走一趟,告诉方青和,不能让旁人知道这些铺子是白如月的。”
百里锦眼珠子都要掉到地上了,王爷这是要做什么?把白如月护到他的羽翼下?”
百里锦何其机灵的人,惊愣一下,立马应声退下,骑马去京兆尹找方清和。
八月十八,白如月与父亲早早的到了贡院门口候着,相较于九天前,这里的人少得多了,但贡院前就一条街,接人的车与人挤到一起,还是很多。
白如月站在一棵树下的石头上,焦急的盯着缓缓推开的龙门。
知书跟着柳崇阳、阮大紧挨着龙门站着,三人见龙门大开,立即踮着脚,伸长脖子,紧盯着从龙门里往外走的诸学子。
老爷给他们讲过好多回了,历来科考,有虚脱晕倒的,虽然这些年三爷一直在习武健身,但连考九天,三爷一定很累,见到三爷,一定要赶紧架着扶上车去。
阮大看着蓬头垢面的学子,哪里还有往日的仪表堂堂?一个个面色青白,脏兮兮的衣裳,像腌菜坛里扯出来的腌菜,带着呛鼻的异味扑面而来,好些走路摇摇晃晃,稍微推下就会倒下去。
柳崇阳眼尖先看到挤在众学子中的白启岩,忙侧身从一众晃悠悠的学子身边小心穿插过去,邓天明、知书与阮大见了柳崇阳往里走,忙跟在柳崇阳身后,机灵的挤到白启岩身边。伸手架起白启岩。
白启岩不知在想什么,被人架起,愣愣的侧头看了看知书与柳崇阳,半晌才反应过来,“师傅。”
白启岩侧身往后看看,柳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