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外祖父后来连考两场均榜上无名,熄下了继续科考的心思,不过,在京城六年时间,却把生意做了起来。
而何耀宗跟福清郡主成亲后,很得皇上的重用,一路下来,算是官运亨通。后来官至左相。
何耀宗是知恩图报之人,你曾外祖父在京城做生意,得到他很多帮助,正因为这样,赵家生意才能在经京城立足。
你曾外祖父为了感谢何耀宗,要将铺子的一部份分成分给何耀宗,何耀宗怎么肯要?
最后,你曾外祖父便说到钱庄和典行若是没有背景,在京城很难开下去,要何耀宗帮忙,何耀宗才参了钱庄和典行的生意。”
张老太太慢悠悠的讲着赵家的旧事,讲到此处,停下来叹一口气。
然后说道:“人呀,得存善念,当初你曾外祖父只想感谢何家的帮助,想了个法子分钱给何家,那时何曾想到,当初一点点感激之心,成了他日我们家救命之机。”
白如月不解的问道:“外婆何出此言?”
张老太太叹口气道:“你母亲出嫁的第三年,你外祖父死得不明白,接着你舅舅被人打伤。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我回不过神来,接着生意上又接二连三出问道。
几乎在一夜间,族里欺门上来找麻烦的人接踵而来,我守着半痴半傻的儿子,孤儿寡母的,眼睁睁看着偌大的家业被一一瓜分。
身边只剩下楼嬷嬷和老孙头夫妻二人,老孙头是你曾外祖父一手带出来,后来跟着你外祖父的。
我以为我熬不出来了,老孙头提醒我。说到京城的产业。
唉,当初你外祖父为了娶我,差点跟父母反目,带着我回到南方赵家祖屋。
你曾外祖父的去逝时,留了这三间铺子和沁园给你外祖父。
其他的,都给了两个庶子。”
白如月震惊的问道:“赵家在京城还有人?”
赵家在京城还有其他人?这是她重生一世也不知的事。
张老太太点点头道,你曾太外祖母生养了四年孩,却只养活你外祖爷一人,你曾外祖父除了你曾外祖父外,还有两个庶子。
现今的威远伯的伯爷赵致远是第二子,京城第一商赵致坤老三。”
白如月愕然的看着张老太太,不可置信的问道:“威远伯?”
赵家出京城第一商,她还能理解,毕竟,赵家是商贾之家,但是被封爵,那就太匪夷所思了。
张老太太点头道:“先皇还在位时,元和十六年,那一年天灾不断,先是南方洪灾,后是北方的久旱,加之秦凤路的地动,百年不遇的灾情相继发生,顿时灾民四起。
在关键时刻,赵致远组织商贾之家投到救灾之中,据说舍尽他名下的所有家业。事后,先皇知道他的义举,封赵致远为威远伯,赐威远伯府,世袭三代。”
白如月听着,心生佩服,感叹道:“他能有这气魄,换来一座伯府,也算实至名归,给赵家人长脸了。”
张老太太轻哼一声道:“就凭风流成性的赵致远,他哪能这份眼光?这个主意是何左相给他出的,赵致远唯一做到的就是听话而已。”
白如月不由得佩服道:“何耀宗的眼光了得!”
张老太太敬佩的点头道:“那当然,老太爷若是没有那份眼光,怎么可能得先皇重用那么多年?”
白如月疑问道:“老太爷?”
“何左相就是镇远候府何老夫人的父亲,是老太爷。”
白如月还想说什么,感觉到马车停下来,接下来听到车夫的声音:“老太太,到了。”
白如月跟着张老太太一起下车,跟着进到钱庄,人却恍恍惚惚的,脑子里全是外婆之前的故事。
活了两世不曾想明白的事,总算有些明了。
白如月神游一般跟着张老太太从钱庄出来,又去了典行,再从典行出来回到沁园。
张老太太跟什么人见面,说了什么话,白如月一个也没有记住,一句话也没有听进去。
张老太太只当她是孩子,并没有往心里去。
回到沁园,白如月对张老太太说道:“外婆,我困了,想去睡会儿。”
张老太太心疼的摸摸她的头,对柳絮吩咐道:“带小姐回去,好生伺候着。”
柳絮点头应下,随白如月回怡兰苑,伺候白如月躺下,才轻轻的退出房间,和巧眉一起坐到外间的窗下做女红。
柳絮看一眼白如月房间,轻声的问道:“巧眉,你有没有发现,小姐好像有心事?”
巧眉抬头看眼屋子,摇摇头,“没有呀。”
柳絮手拿着绣绷,发一会呆,“兴许是我想多了。”
巧眉笑道:“你是见小姐不爱说话吗?小姐就是这样,累了就不爱说话,睡一觉起来,又回到之前的样子。”
柳絮点点头,没再说话,低头绣手上的活,可心里却肯定,小姐有心事。
白如月躺在床上,眼睛盯着架子床顶的雕花格子。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