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书送到陇西之后,蜀军诸将皆是一脸的愕然,这次在姜维的率领,蜀军出征陇西大获成功,不但拿下了陇西,而且兵精粮足,正是大有一番作为之时,却接到了朝廷的退兵诏书,这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姜维沉黩无语,但可以看到他内心之中的怒火,显然又是朝中的那些主和派在刘禅的耳边吹风了,这些家伙别的本事没有,拖后腿的本事倒是一堆,每当姜维在前线取得一些进展,获得一些胜利的时候,这些人就开始搞事情了,这兴复汉室的计划,何时才能真正实现啊?
帐下诸将倒是一个个极为愤慨,怒斥朝中之人,他们辛辛苦苦地在前线卖力,为匡扶汉室尽心竭力,但朝中的那些人享受着安逸的生活,却时不时地出来搞破坏,让北伐大计是毁于一旦,真是让人痛心疾首啊。
“大将军,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朝廷诏书,大将军大可不必理会,等破敌立功之后,再交待朝廷那边亦是不晚。”傅佥年轻气盛,直接提出了这么一个最为大胆的建议。
姜维脸色微微地有些异动,但他旋即露出了一丝的苦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虽然是《孙子兵法》之中的一条,被许多的人奉为经典,但真正实行起来,却非常的有难度。
君命是什么,那是压倒一切的存在,违抗君命,那就意味着叛逆,那绝对是一条不归之路,如果姜维有着战胜魏军,拿下关陇的十足把握,那倒也是不妨一试的,但事实上,姜维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把握,如果违抗君命最终吃了败仗而归的话,等待姜维的是什么,他比谁都清楚。
所以这条路其实是行不通的,那怕姜维执掌重兵,可一旦背上了叛逆之名,那些在前线追随他的将士是否还能一如既往地听从于他,都是一个巨大的疑问,更别说来自后方的压力了。
前线蜀军的粮草供应基本上是靠后方来运送的,一旦姜维拒绝撤军违抗圣命,朝廷那边虽然奈何不了他,但断绝粮草供应则是在意料之中的事,到那时,前线无粮无援,将何以为战?
姜维不敢冒这个风险进行一搏,只能是苦涩地接受了圣旨,准备撤军。
姜维挥退诸将,独留司马伦一人,叹了口气,对司马伦道:“子彝,这次北伐功亏一篑,令人叹惋,让你失望了。”
司马伦对蜀国朝堂之上的事确实还是不太熟,现在才发现,这里面的水深得很啊,姜维虽然是军事天才,但再天才的人物也架不住有人在后面掣肘啊。
这次北伐虽然没有取得大胜,但至少也拿下了陇西郡,让蜀国在秦岭以北有了这么一个立足之地,徐图发展,但没想到朝廷的一纸诏书,却让姜维先前的努力化为了乌有,也难怪姜维如此感叹了。
司马伦只得宽慰他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大将军只要保全兵马,异日还是会有卷土重来的机会的。”
姜维微微地点点头,他打了一辈子的仗,打得最多的都是逆风仗,那一次不是从困境之中绝地求生,从来也没有任何的失败能击倒他,这一次当然也不会例外。
姜维道:“邓艾如果知道我们想要退兵,必然会进犯牛头山,而牛头山是我军的唯一的退路,不容有失,希望子彝能带兵守住牛头山,确保各路大军从容而退。”
蜀军目前在陇西郡分布比较广,东至襄武,北至狄道,西至河关,想要全部安全撤退,确非易事,而牛头山是蜀军撤退时的必经之路,邓艾如果知道蜀军要撤退,首先要攻击的目标便会是牛头山,只要魏军拿下了牛头山,等于就是掐断了蜀军的归途,五万蜀军必定是陷入困境,不可自拨。
所以姜维才会留下司马伦,让他带兵去守牛头山,以保证这条唯一的退路是畅通无阻。
司马伦当即是慷然领命,带兵火速赶往了牛头山。
……………………………………………………………………
邓艾自从派出使者前往了成都之后,就时刻关注着陇西蜀军的动向了,他知道黄皓贪财,此番送上如此厚礼,黄皓那边肯定是会有所回报的,只要他说服了蜀主刘禅,一道诏书就能让姜维无功而返。
果然没多久,邓艾就得到了蜀军那边些异动的消息,虽然姜维将撤军之事估得非常隐秘,但邓艾早就料定了姜维会撤军,所以只要蜀军那边有所动作,那就与撤军是脱不了关系的。
邓艾当即下令,命锐骑将军田章率领锐骑营火速赶往牛头山,去封堵蜀军的退路,另外命令左卫营和陷阵营,兵分两路,向陇西郡纵深推进,去追击蜀军的兵马。
田章率领锐骑营星夜兼程地赶往牛头山,却不料在半路之上遭遇到了司马军的拦截,司马伦率军抢占了有利的地形,对锐骑营进行了阻击,田章虽然发起了多次的冲击,但司马军打得十分顽强,拼死守住了山口,让魏军无法逾越。
这个时候,姜维率各路蜀军徐缓而撤,已经抵达了牛头山,由于司马军的出色表现,成功地将魏军挡在了牛头山外,蜀军得以顺利地踏上了返回沓中的道路。
田章无奈,只得回去禀报给了邓艾,邓艾闻之,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