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吴兵退走(2 / 3)

要提前才行,才能和司马家来掰掰手腕子,要不然,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司马懿一计不成,很可能再施一计,招招致命啊。

自己只有真正能和司马家平起平坐的时候,才可以和司马家一较长短,时间紧迫,不容曹亮慢悠悠地来。

得知吴兵完全退走,魏军援兵即将到来之际,王基下令将四门重新挖开,打开城门,准备迎接司马懿和王凌的军队。

一个是当朝太傅,权势灸手可热,一个是王基的顶头上司,这两个人,显然那一个都不是王基可以轻视的,所以他们的到来,王基至少也得是恭敬有加。

当时封闭城池慌不着路,恨不得把城门完全给堵死了事,现在往开挖则是费力很多的力气,才将封门的土石清理一空。

由于魏军围困在安风城中,对外界的情况一无所知,所以诸葛恪才利用双方信息不对等的状况,企图诱使王基交出自己来。

其实王基交不交人,诸葛恪就都已经是做好了撤军的准备了。

也幸亏王基意志坚定,没有上诸葛恪的当,否则还真是追悔莫及。

话说回来了,这诸葛恪也忒特么的不是玩意了,凭真本事拿不下安风城,净想这些歪招阴招,也不觉得给诸葛家丢脸么?

就算是杀父之仇那又怎么着,且不说诸葛瑾是自己自杀的,就算真的是被曹亮所杀,那也无可厚非,战场之上,刀枪无眼,既然踏足其间,那就得做好马革裹尸的准备,被诸葛恪杀死的人也有千千万,他们的亲人如果都要来找诸葛恪报仇的话,诸葛恪就算是长一万个脑袋,那也不够呀。

说实在的,曹亮总觉得诸葛恪为人心胸狭隘,鼠肚鸡肠,没什么容人之雅的气量,睚眦必报,得意忘形,也难怪将来会落个横尸街头,三族皆诛的下场。

摊上这么一个爹,他的儿女们也是倒了八辈子的楣。

听到了吴军退兵的确切消息,整个安风城头沸腾了,安风郡兵和征南军一起欢呼雀跃,兴奋之情难以言表。

许多的人扯着嗓着高声地呼喊,似乎在渲泻着他们的激情,欢呼着来之不易的胜利。

更多的人则是喜极而泣,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

虽然只经历了几天的厮杀,但魏军将士都有一种从鬼门关里爬出来的感觉,这几天的战斗太过于惨烈了,许多的袍泽战友为国殉难,活着的人,其实都只剩下了一个念头,那就是何时要死难袍泽的后尘。

因为谁也不知道战斗什么时候停止,谁也不知道吴人什么时候退兵,等待他们的,只有无休止的战斗。

现在,这一切的苦难终于是要结束了,盼星星盼月亮,他们终于是盼来了出头之日。

相比于欢腾的人群,王基却是一脸的凝重,他默然地走到了城墙边上,隔着垛口,凝望着远处苍茫的大地,久久地没有移动一下身形。

曹亮走到他的旁边,道:“吴兵退去了,安风城也算是转危为安了,难道王太守还有什么心思不成?”

王基没有回头,依然远眺着城外的风景,缓缓地道:“方才我也确实有些心动,差一点就答应了诸葛恪的条件。”

曹亮轻哦了一声,道:“那你为何最终还是选择了拒绝?”

王基道:“诸葛恪的条件确实是很诱人,为了守住这座城池,安风的军队和百姓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如果诸葛恪要的人不是你而是我的话,也许我会义无反顾地把自己交出去。”

曹亮奇道:“王太守难道就没有想过,诸葛恪很可能是一个言而无信的人,万一他反悔怎么办?”

王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道:“为了城中的百姓,我便是豁出去了,那怕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值得我去试一试,用我一人之血,救万千黎庶,值了!”

曹亮微微一笑道:“其实王太守完全可以把我交出去,以换取安风城的安宁。”

王基轻轻地摇摇头,道:“君子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我早已将曹参军视为朋友,如此卖友求荣之事,却是我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的,那怕安风城真的得到了安宁,可这辈子我的心却永远也不可能再得以安宁。”

曹亮赞道:“王太守真乃光明磊落的君子啊!”

如果王基不说,曹亮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王基曾经的小心思,其实私欲人人都有,但就看你能不能经受得住考验了,王基在关键时候,还是经受住了利与义的考验,做出正确的选择。

正如他所说的,交出曹亮,也许可以换来安风城的安宁,但他一辈子恐怕都得生活在愧疚和悔恨之中。

方才短短的一瞬之间,王基内心之中经历的挣扎,也许是旁人永远也无法知晓的。

听到曹亮的赞叹,王基有些惭愧地道:“曹参军,你切莫如此说,我愧不敢当啊。”

曹亮笑道:“就凭王太守坦荡如坻,直言不讳,就已经配得上磊落二字了,你这个朋友,我是交定了,希望将来你我还有携手同心,再战天下的机会。”

王基眼睛一亮,道:“曹参军此话当真?”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