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说道:“今天把家里的长辈,村长都请来了,就是想给我们宋家分家做个见证,从今以后,我们兄弟两人分家,互不干涉,我也没有义务再养这个弟弟了。”
对于昨天那些糟心事,他也没有提,也算是为两家人保全了颜面。
在宋家的院子里,一桌子整齐地摆放着茶水和红枣,作为分家的见证,村里的长辈们早已在等待着。
老太太坐在一旁,脸上虽然带着不舍,但也显得坚定。她轻轻地拍了拍宋老大的手,示意他坚强些。
宋老大站起来,面对村长和在场的众人,正色道:“今日,我宋家分家一事,既是家中长辈的决定,也是为了避免日后的纷争,我们兄弟两人自此互不干涉,各自负责。”
村长点了点头,拿出一纸文书,那是由他亲自撰写的分家书。
上面清楚地记载了分家的决定和双方的责任。
宋老大接过分家书,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长辈和村民,然后递给了宋老二。他们兄弟俩相视一笑,都知道,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宋老二接过分家书,握紧了笔,开始在上面签字。
他的手微微颤抖,但每一个笔画都显得格外沉稳。
宋老大也跟着签了字,然后他们将文书推给了老太太。
老太太微微颔首,接过文书,开始在上面按下自己的手印。
整个过程庄重肃穆,仿佛在见证一场重大的历史事件。村里的长辈们都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幕,心中不免涌起一股感慨。
分家书签署完毕,村长将其收好,表示将会在村务记录中备案。他站起来,面向众人说道:“从今以后,宋家分家,希望各自能够好好相处,共同发展。”
在村长的祝福声中,宋家兄弟俩和其他家族成员相视一笑,这个家庭的矛盾虽然未能完全解决,但至少在分家的决定下,他们将迎来一片新的天地。
宋家分家的消息很快就传出去了。
据说所有的东西都列在清单上,就连一双筷子也分成了两半,能分的东西都分了。
这可让村里的人都看了笑话了。
村里人闻讯后,开始在村口的榕树下议论纷纷。一些老大爷老大妈围坐在茶几旁,抿着茶水,讨论着宋家分家的事情。
“你们听说了吗?宋家居然分成了两家,连筷子都分开了,这也太细致了吧!“
“哈哈,我听说了,这可真是闹剧啊!好像宋家还把家具、田地都分得清清楚楚,浑身上下就剩个命没法分了!“
“哎呀,宋家那点破家当,分就分呗,人家又没什么值钱的。现在闹成这样,村里的笑料又多了一桩。“
“也是,宋老大对自家弟弟够狠的,这下分家了,以后看他们家还怎么混,风水轮流转啊!“
一些村民挤在一起兴奋地议论着:
“听说连锅炉也分了,一个字都不敢少!“
“应该听说村长都看傻眼了,这家分得也太细致了吧。看来真是家产过很多烂摊子!“
“分那么细,以后连地皮都得画分界线,还不能擅自越界,哈哈,真是想不到!“
“总之,宋家分家这件事,可是村里人口中的热门话题了,估计这段时间都少不了谈论。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这些阴阳怪气的谈论传遍整个村庄,宋家的分家事件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尽管带有些许幸灾乐祸的心态,但也彰显出村民们对宋家关系纠纷的观察和洞察。
整个村子笼罩在一股轻松和又带些讥讽的氛围中,每个人都对这场家族剧的发展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不过分家之后,老大一家把属于自己的东西搬走了,还想着以后再建个新房子,把两家人彻底分开。
以后也不用犯恶心了。
宋家大嫂和女儿宋云棠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搬家计划。清晨,太阳未升起,大嫂和宋云棠就开始收拾财物,准备搬离宋家的旧宅。
大嫂弯下腰,一件件将生活用品、衣物、以及一些铺盖逐一装进箱子里。
宋云棠则一边帮忙,一边哼着小曲,脸上洋溢着轻松和愉悦。
随后,大嫂和宋云棠提起箱子,走出了宋家的大门。
在她们身后,还留有几把晒得发亮的铁锹和一些散乱的农具。
这些农具曾是家中的重要财产,也是为了田地播种、收割所必需的工具。
宋家大嫂挥挥手,安置了新家的打算,她又回头看了看这片生活了许多年的大宅,内心既有留恋,又有释然。
她很清楚此时的决定将对她和女儿以后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但也明白这是必须迈出的一步。
慢慢地,箱子里的衣物和生活用品陆续被搬出了老屋,宋云棠顺势合上门,发出沉闷的响声。
这一幕落入村民们的眼中,许多人看见这一幕也为之感叹。
对于这个家族剧的走向,村民们也纷纷留下了一丝唏嘘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