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真假词宗(2 / 3)

林苏目光慢慢移了过来,李归涵咬牙切齿“你坐着我的道玺,用着我的玉蝉,还欠着我一屁股的债,居然敢对我嚣张”

“我在思考问题,等把这边一堆破事了结了,我给你写诗,唱歌,吹笛,好不好乖,别闹”

李归涵心中气儿顺了,开心了,充满期待了

南阳古国白芨原,原来不过是个隐士隐居地,但从某一个时点,就变了,变成了文道圣地,为啥呢

因为“词”这条金光大道,是在这里开启的。

在此隐居十年的南楚居士,也一步踏向他的人生巅峰一代词宗

词宗所在地、词的开创地,这是何等的荣耀

昔日无人问津的百里荒原,一夜之间驰名天下,成为全天下文人争相造访的文道圣地。

白芨原上,每一天都在发生巨变。

昔日的小县城改名了,叫词都,词都之中,所有的酒楼全都改名了,什么“老三酒楼”、“老陈酒楼”、“三大碗”这些没什么文道底蕴的招牌不要用了,取些文雅的名字,也好配得上文道圣地。于是,酒楼的名字一夜之间就全变了,每个名字都有出处,都有故事。

话说,,, 版。

比如说,青杏楼、残红院就出自“花退残红青杏小”,燕子叽,绿水山庄,出自“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甚至还有一堆传说,印证着词宗老人家这首词道开山之作,就是在这里寻得的,每一个字都是

你如果不信,不妨去问问“天涯”学府的院长,院长老人家有个义女,就是词宗笔下的“芳草”姑娘,这就是“天涯何处无芳草”的真正出处

天下文士前来,听着这些故事,个个热血沸腾,踏着词宗走过的脚步,走街串巷,体悟人生,追求文道,寻求灵感

词都之中,到处都是弄笔人。

词都之外,小山村里都住着无数的读书人。有的是粘点文气,苦读书的,有的是寻求指点的,下一届科考就在明年,可是说来就来的。

当然,除了这些倚在词宗脚下读书的正规读书人之外,还有无数的交流者。

交流者可就更加的非同一般了,其中有早已通过殿试的正规大儒,也有文心极致大儒,甚至还有已破文路的高人。

这些人,走到哪里都是天下侧目,但在词宗所在地,却是不敢放肆。

他们敬的是一代词宗,敬的也是圣道

所以,街道上行走的、田地里种田的、山上砍柴的,没有人敢轻视,因为没有人知道他们是真正的农人,还是过来寻求灵感与交流的文坛大加

林苏和李归涵到了词都。

怎么去拜见词宗呢

李归涵给出了回答咱们不能直接乘坐道玺到他隐居的“柳绵坡”,需要步行穿过青云路

为啥林苏斜眼视她。

李归涵横他一眼,你好歹也是文人,这是体现对他的尊重一代词宗,开辟文道高峰,任何一个文道中人,都该表示尊重

林苏瞪着她“那你干嘛不尊重尊重我我开辟大道,对文道也有很大贡献。”

“少在那里显摆”李归涵甩他一顿“能跟词道相提并论吗词入了科考,成为跟诗并肩的两大高峰,能入科考吗”

林苏满肚皮的不服气,但又没办法去争。

单以文道贡献而言,肯定不在词之下,但入不了科考却也是事实。

以科考来说事,他无话可说,他毕竟也是科考这种机制下的“既得利益者”拿到了状元郎,混了个五品官,总不能端着科考的碗,反手砸了科考的锅

于是,两人就下了道玺,踏上了去柳绵坡的路。

这条路,青石为基,两边都是柳树,垂柳荫荫,在春风中轻轻摇摆,几个文人手捧书卷在春风中吟诗,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前面是一座亭,亭名问贤亭。

亭中有两名文士,在那里下棋。

“两位兄台,因何至此”一名文人左手挟着一颗白子,偏头而问。

“拜访南楚居士。”林苏回答。

“四皇子殿下刚刚入内,师尊恐怕一时半会无暇接见贵客,贵客不妨先入词都住下,明日再来。”

林苏道“你还是通报一下吧,就说海宁林苏前来拜访,见与不见悉听尊便。”

文士澹澹一笑,目光移向下面的棋盘,白子落下

对面的那个文人下了一步黑子

两人悠闲地下棋,头都不抬,显然已经将林苏和李归涵全都无视

柳绵坡内,一间草房,草房之内,四皇子楚风恭恭敬敬地坐在下首,上首是一个须发略带花白的老人,正是南楚居士。

南楚居士身边,一个美女手持茶壶,给面前的两人倒茶。

她妙目流盼,杏眼之中媚态横生,身段之娇柔也是让人遐想,她,是青丘狐族的三公主。

“殿下此次青莲论道,收得青莲几何”南楚居士声音舒缓轻柔。

“禀恩师,弟子收得青莲107朵”

南楚居士微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