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485加急电报(2 / 3)

同,称呼也不同,渣头、面肥、老肥、老面种、酵面、面引子、面起子,指的都是同一种东西。

四九城这边的老面引子,是使用发透的面块与麸皮、玉米面混合,搅拌成颗粒状,经充分发酵、晒干后而成。

常温保存,随用随取,很方便。

偶尔会有邻居家的面引子被老鼠啃了,亦或者放坏了、没了,邻里之间都会互借一下,等做出来,再还回去。

用老面引子做馒头,要注意发酵时间,一个操作不好,会使面团产生酸味,这时候就需要额外加点碱面来中和一下。

除了以上方法,也有人直接用小苏打做发酵粉,但小苏打的用量得掌握好,否则馒头表面会发黄,里面也会有硬硬的、黄黄的面疙瘩。

碱面应用范围更广一些,除了发面外,老百姓以前日常还用来刷锅刷碗。

那时候食用油供应多一些,百姓珍惜吃食的思想弱一点,但今年食用油“节约”以后,越来越多的家庭都是开水烫烫,然后喝掉,不浪费一滴油。

去年的时候,碱面供应有些紧张,但并未限购,从今年2月份起,碱面采取凭副食证按人口定量供应,居民4口人以下,每户每月3市两;4口人以上,每户每月6市两。

小苏打的供应量也是差不多的样子,同样凭证购买,每人每月一市两,但节假日会有额外少量增供。

小苏打除了发馒头、油条外,还能治疗胃酸过多。

最近吃的不太够,有些人就添了胃病的毛病,主要症状就是烧心。

捏一点小苏打,冲水喝下去,能很快缓解。

张桂芳前阵子胃不舒服就是这么干的。

同理,医院里的碳酸氢钠片也能用于发面,等明年供应更紧张的时候,就有人这么干,买回来擀成面使用。

到时候也会有人从医院开一些乌鸡白凤丸什么的,来补充营养。

在饥饿面前,人们充分的发动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当然,前提还得是有钱才行。

揉好面,唐植桐在面盆上盖好盖帘,洗把手,准备处理斑鸠。

“桉子,刚吃了你带过来的烤鸭,这些斑鸠你带回家吧。”看女婿拿斑鸠,叶志娟开口拦道。

“妈,两边都有,昨天朋友送了我四只,已经吃了。这是我今天新打的。”唐植桐咧着嘴一笑,将斑鸠拎进厨房。

王敬民这会举的胳膊累了,放下气枪,屁颠屁颠的跟着进了厨房,看着唐植桐给斑鸠做开水美容祛毛术。

“姐夫,我姐说你给我做鱼竿了,什么时候能做好?”王敬民站在一旁目不转睛,也不嫌弃有味道。

“还得等个十来天吧。”唐植桐一边往下薅着毛,一边回道。

“那等做好了,咱再一块去钓鱼吧,好几天不吃了,还有点想呢。”

“做好了也不能让你去,现在天冷了,过两天搞不好会结冰,冻感冒了不划算。”唐植桐拒绝道。

“哦……那什么时候下雪啊,我想玩雪橇了。”

“这得问老天爷,不过我觉得应该快了吧。”尽管唐植桐不会看天,但现在的雪确实比几十年后多,每年最少也能有个三五场大雪,漫过脚踝的那种。

几十年后,一年到头,多的时候两三场,少的时候一回也无,雪量也少的可怜,少了很多童年的味道。

“去,下楼扔了。”唐植桐将斑鸠毛及肠胃里的东西挤出来,全都扔在报纸上,稍微一包,递给王敬民,这玩意味道有点大,不好放在屋里。

打发走小舅子,剩下的就好办了,开挂整理干净,手起刀落,斩成块泡水里,准备辅料,开炖。

唐植桐的午饭是在椿树胡同吃的,只是这回吃的是小王同学给准备的窝头。

叶志娟让唐植桐一块吃米饭来着,唐植桐没同意。

虽然多次往这边送一些副食品,但小两口每次来都不带饭票,对叶志娟来说也是一种负担。

所以,吃完饭后,唐植桐将万向阳还给自己的粮票,直接拿出来给叶志娟:“妈,今天去打斑鸠的时候,路过公园门口,看有人卖粮票,我买了几张,您拿着,补贴一下家里。”

“伱这孩子,家里有。你拿着,你那人口多。”叶志娟摆手不肯要。

“妈,我跟文文暂时不缺,如果真缺了,我直接去公园门口买就行。您这身份去那不合适。”唐植桐直接把粮票房子放在了桌子上。

“唉,没少让你们破费,这阵子白菜也带过来不少。粮票多少钱一斤?我给你钱。”叶志娟叹口气,没再坚持,如果没有女儿、女婿帮忙,即便自己有级别在这摆着,过的也会更艰苦一些。

“嗐,不就一点白菜嘛,那边很多,要不是怕在这边放坏,就一气拿过来了。粮票您甭给钱,我们够用。我去看看面。”唐植桐不接这茬,钻进了厨房。

这边有暖气,面团醒发的快,这要是放在自个家,得蹲在炉子旁边保温才行。

揉好馒头,还要放盖帘上,然后盖上一块布,再醒发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