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太子很为难(2 / 3)

红楼襄王 飞花逐叶 6117 字 7个月前

部去完善,然后在两日内上题本呈预览。

一旦通过,就可以得到执行。

而辽东的事情,朱咸铭就这样安排好了。

至于朝堂上对朱景洪的弹劾,如皇后所言也只能靠他来压了。

挥退众人后,朱咸铭突然心血来潮,吩咐道“去叫太子过来”

太子就在文渊阁,距离乾清宫非常近,所以十几分钟后进了乾清宫,出现在了皇帝的面前。

示意太子起来后,朱咸铭把命人把一份奏本拿给太子,这正是朱景洪的急递。

朱景源认真的看了起来,没一会儿他就看完了。

“老十三的计策,你觉得如何”

这等军国大事,太子从来没有插手过,这时听到皇帝问起,一时竟不知如何作答。

若是以往,他一定会说但凭父皇处置,如今他已明白这样说是自讨没趣。

“父皇儿臣不谙军事,故而不敢妄言”

“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难道谁天生就会打仗”

“是”

凝神细思之后,朱景源方答道“父皇辽东苦寒之地,如今已经入冬,此时调军讨伐朝鲜,儿子以为不合天时”

“继续说”

“且据儿子所知,辽东于朝鲜边界之地,山高林密不利于行军,劳师远征想要取胜,只怕也是极难之事”

太子的论述当然有道理,但是却不能说百分百的正确,因为他对具体情况不了解。

比如为给朝鲜施压,燕山和辽东都司,以及安东行都司的军队,有大批都往“前”进行了移动,随之一起运输的还有粮草和军械。

换句话说,劳师远征虽是事实,但其实也称不上太远。

皇帝没有深究这些,紧接着又问道“辽东变局,老十三处置失当之嫌,此事你怎么看”

“儿子以为,十三弟确有疏漏之处,可若将罪名全压到他头上,也有失公允”

太子这话比较巧妙,点出了朱景洪的过失,紧接着又替后者辩解了两句,可重点仍旧是在前半句。

没错,即使是厚道如太子,如今也感受到了朱景洪的威胁,所以他愿意这位小弟被打压。

对太子的这个说法,朱咸铭微微点头,然后问道“给他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你看如何”

这虽然是个问句,但皇帝的意图已经很明显。

“父皇明鉴,十三弟用兵如神,让他平定朝鲜是再合适不过的事”

“所以伱也觉得,该让老十三戴罪立功”

问句里的一个“也”字,更将皇帝的心意表达出来,所以朱景源郑重答道“是”

端起茶杯,朱咸铭接着问道“可我听说如今都中暗流涌动,有不少人要弹劾老十三,此事该如何应对”

这件事朱景源当然知道,毕竟他手下的人就是推动此事的主力。

如何应对这个问题很突兀,让朱景源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首先该什么态度,然后该怎么去做这些都要详加考虑。

老实说,太子如此惊慌的模样,让朱咸铭感到有些失望。

但想起这小子比以往多少有进步,便让他把心中不满压了下去。

“不着急,想好了再说”朱咸铭放下茶杯说道。

显然,皇后历年来说的话,朱咸铭多少听进去了一些,才会在对太子如此宽容。

大概两分钟后,太子答道“父皇儿子以为,应当让十三弟发挥长处,戴罪立功”

“至于朝臣弹劾,儿子以为要晓之以理,劝他们着眼长远,待十三弟平定朝鲜,再论功过是非”

太子表明的态度,让朱咸铭非常满意,他就怕这儿子看不清形势。

“朝臣狡黠,巧言令色,要劝他们改变心意可难了,你可愿为朕分忧承担此重任”

扯了这么多,朱咸铭的目的就在于此,就是想让太子顶在前面。

当然饿,他这也不是坑儿子,而是要给太子加压力。

一个合格的帝王,就是要等驾驭臣下,而不是被裹挟然后被淹没。

朱景源很清楚这次风浪有多大,此时皇帝让他挡在前面,这让他此时哭的心思都有了。

“父皇儿子才疏学浅,只怕难当此任”朱景源婉拒道。

虽然这会违逆皇帝的意思,但朱景源知道自己的斤两,相比于被皇帝不满他更怕办不成事丢脸。

这时朱咸铭冷冷说道“老四太子的位置,才疏学浅的人可坐不了”

一句话,就把朱景源的退路堵死,对此他是一句话都不能反驳。

才疏学浅的人,确实不配做太子。

“父皇教诲,儿臣谨记”

“朝臣短视,儿子愿为父皇分忧,为十三弟开解此难”

“如此甚好”朱咸铭面露笑容。

于是乎,太子就成了挡箭牌,要替皇帝在前面冲锋陷阵。

而他手下那群精明的东宫属官,也只能捏着鼻子维护朱景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