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软柿子(1 / 2)

东非在西部的行动属于触底反弹,但是这个时候远在莫桑比克的罗伯茨伯爵却还没有得到这个消息。

联军之间的指挥被东非分割为三部分,布尔共和国战败时还能通过开普敦的联络线及时把战果送往莫桑比克。

而安哥拉就根本没有这个机会,毕竟没有东非同意,陆地电报线根本无法搭建,而海岸要经过西南非洲的骷髅海岸,且铺设这样一条电报线路注定亏本,所以没有资本愿意在这里投资。

莫桑比克之所以特殊,完全是英军战前的需要,纳塔尔殖民地和莫桑比克之间仅有一个小小的新汉堡港市,距离不长。

所以情报上的不连贯,也就进一步给予了东非在战争中的优势。

第一镇市。

各个战线返回的情报,让恩斯特心情愉悦了不少,目前除了布尔共和国境内,布尔人依然在负隅顽抗以外,另外两处重点反攻地方,可以说非常顺利。

而相比较之下,葡萄牙人的表现最“差”,这非常符合恩斯特印象中的葡萄牙军队,葡萄牙的战斗力就和其国运一样,一直处在下降状态,所以你永远不知道葡萄牙人的底线。

这个时候,冯德莱恩向王储建议道“现在的形势说明局势已经向好的方向发展,所以我们应该更加主动的参与进去,尽早的解决战争带给东非的负面影响。”

战争确实给东非带来了一定困扰,总结起来有利有弊,一方面东非的军工业在战争中被整合起来,进一步优化,同时铁路和通信系统,后勤系统都得到检验,同时战争也带来了需求的增加,东非各个工厂的产能比战前提升了一倍多。

当然,在开战前东非各个工厂就已经开始提升产能,毕竟这场战争是东非和联军双向奔赴的结果,大家在战前就做好了准备。

不过这种战争期间的需求只是短时间的,东非经济主要难点还是对外经济交流上,如今悬挂着东非国旗的商船都已经不复存在,只能打着各国的旗号在大洋上游走。

同时战争具有不确定性,现在已经确定了联军的实力就不适合再拖延下去,时间越长也越容易发生变故。

同时战场是要死人的,目前人口对东非虽然不像当初那么紧缺,但也是宝贵的财富,尤其是参军的青壮劳动力,更是比较匮乏。

思维特也是这样认为的,他说道“目前战场上的形势,向着有利我们的地方发展,尤其是预备役训练结束,我们现在已经可以对前线军队进行补充甚至扩编,以优势兵力一举拿下战争的胜利。”

当然,思维特的优势兵力,并不仅仅指的是数量,同时也是质量上,开战以来,东非一直以仅有联军一半的兵力同三国周旋,预备役则在后方接受军事训练。

现在东非不仅在质量上要强过联军,数量上也要如此,虽然可能无法动员联军那样多的兵力,但是双方差距应该不会太大,这个时候再投入二十万对东非来说还在承受范围之内。

恩斯特问道“参谋部有没有详细的计划”

思维特介绍道“我们打算在西线投入五万兵力,葡萄牙人的战斗力是三国中最弱的,所以先解决掉安哥拉的葡萄牙军队最为容易,只要解决了安哥拉的葡萄牙军队,我们也可以威胁到南大西洋英军的物资补给线。”

“同时尼罗河军区也会配合西部军区的行动,目前来看比利时应该不会参与南非战场,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让尼罗河军区在西北地方的部队,沿着乌班吉河南下,支援金沙萨,对安哥拉东北造成威胁。”

“这样一来,我们在西部就可以发动十万人规模的大会战,一举歼灭葡萄牙人的安哥拉殖民地,化解西部地区的军事压力,而战场上的新兵经过葡萄牙人的磨砺,可以再次投入东部主战场,加上我们现在的地利优势,可以进一步压缩敌人的生存空间。”

柿子先挑软的捏,这就是东非国防军的计划,以目前国防军掌握的战争数据,葡萄牙人不负众望成为了联军“最薄弱的一环”。

至于布尔人,虽然在前线被东非击溃,但是布尔人的战斗意志和抗争能力出乎了东非的意料之外。

在内战时期,德兰士瓦人和奥兰治人之间为了战争而建立的各项设施开始发挥作用,有效延迟了东非军队的行进速度,给东非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以至于目前国防军在南部的主力无法脱身,被迫和德兰士瓦人玩起了“清剿和反清剿”。

为了保证不发生意外,恩斯特没有命令国防军缩减人手,支援东部战场,而是命令部队稳扎稳打,一步步清剿掉布尔人抵抗力量。

当然,这和东非想要吞并布尔共和国的国策有关,东非的诉求是“要地不要人”,毕竟现在布尔人和东非结仇结大了。

不说德兰士瓦人,就是奥兰治人抵抗心理也很强烈,所以把这片土地留在东非境内,必须要清除掉所有隐患。

而战争就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当初布尔人北上,就是为了逃避英国人,现在东非只不过把英国人做过的事再做一遍。

而这需要巨大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