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九章 :和平:小巷里有大块头经过,而他只喜欢种地(1 / 3)

周瑞表示他进中山医院溜达,也就才一点经验,和印度大亨握了个手给两点?

什么先天恒河圣体么?

心里那叫一个难受啊

可会议已经开始,又有这么多摄像机架着,他没法离开或者当场拧开矿泉水洗手。

甚至连擦一下都不行在这么一个场合做这种事情,明天就得上全球头条!

周瑞只能板着脸坐在那里忍着

只是右手条件反射似的,忍不住摩挲检查是否干净。

之后的峰会进程还算平稳,高端会议是能让人很有表达欲的,各国的代表无论是企业还是官员,不论认知如何,但都不是蠢人。

多个议题下,内容虽说比较空,但还是能提炼出不少东西。

可以看出,不同国家对当前世界变化的认知是不一样的,哪怕仅仅是商业创新领域,也有许多不同的态度。

对于发展中小国来说,他们既希望于能从大国获得一些好处,比如产业投资,比如技术升级,亦或者承接订单,又害怕被影响太多。

对很多国家来说,能有个汽车零配件工厂,就已经算“创新型产业了”。

更高级的,除非大国主动给,否则他们跳起来都摸不到。

电都供不上。

所以看似科技创新论坛,实则大家维度都不一样,至少周瑞眼里的创新和泰国财政部长眼里的创新不是一个东西。

所以为什么会议越大,内容越容易空泛,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得益于中国近几年的飞速崛起,各国无论大小强弱,都在试图分析原因,想要将其嵌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再加上本届东道主就是中国,所以会议上相关的问题很多。

十个嘉宾也是各抒己见

有傲慢的,有仰慕的,有质疑的,也有虚心学习的。

同一国家里的不同者,看法也有很大差别,有些人天生亲西方,认可那套说辞,有些人天生亲东方,认可这套文化。

当然,也有披着国家的名头,却为私人利益发言的。

周瑞也回答了数个问题,其实这种场合也只能泛泛而谈,表达一下态度,周瑞讲了讲“灵枢生物”的一些规划。

在十个嘉宾中,他并没有抢了其他人的风头,那些听上去不怎么顺耳的也懒得反驳。

毕竟流程就是这样,每个问题请三个嘉宾回答,甚至他沉默的时间比说话的时间多。

期间有一个讨论话比较有意思:

“在当今全球化发展的大前提下,企业应该如何保证自己的竞争力.”

这是不知道第几个问题,首先回答者是比亚蒂船夫哥。

聚光灯下,王船福拿起话筒,对着

“我们全球化的进程,大概走了30年,这期间,对于全球化的定义也在不断更新,从最早的市场全球化,到后来的供应链全球化最近我还听到过‘技术全球化’的说法”

“技术是没法全球化的,因为有专利壁垒,有巴黎公约,各国都在建立自己的技术优势,所以我的看法是,越是在全球化的环境下,越要找准自己的定位,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这个是别人抢不走的.就像在超市买东西,要有差异化,有核心竞争力的商品,才能脱颖而出”

作为工程师起家,坚持自研的船夫哥,表达的观点也符合一贯的性格。

这时周瑞旁边的印度大亨突然拿起麦克风,插言道:“我有一点不同意见。”

按道理大家是依次发言的,但话筒在别人手里,突然张嘴也不是不可能。

“每个国家,每个企业的天赋是不同的,全球化的优势在于补齐短板,比如中国擅长生产瓷器和丝绸,印度人在电脑软件上更有天赋,日本人生产汽车,韩国人造船”

“需求总是多样的,没有国家能完全生产全部自己所需的东西,也没有这个必要,这会带来重复竞争和浪费资源。”

“印度许多东西都是进口的,但我们依然发展的很好,大家都很幸福,人民安居乐业,没见到有谁困扰。”

船夫哥梗在了那里,倒不是因为词穷了。

而是分不清,对方是重新定义了“发展很好”,还是重新定义了“幸福”。

或者干脆重新定义了“印度”。

干笑了一声:“确实,每个国家天赋不一样.但中国正走在快速工业化的道路上,许多技术光靠‘买’,是不安全的.”

印度大亨:“买来的东西就会受到法律保护,这是全球的基础规则,如果中国像我们印度一样平和心,可能就会多一些安全感”

作为印度的买办资本,对“买”情有独钟,并极力宣扬“买”的合理性、合法性、神圣性,倒也并不奇怪。

船夫哥给了对方一点面子,笑了笑不说话,本身这种讨论会,就不可能大家意见一致,不然还讨论个坤坤。

他也是大佬级的人物,不会往心里去,对一些事看的很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