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着算盘检查了一遍,没有一点错误,这才站起身道“我现在就去找劳人科的赵科长。”
劳人科负责管理和协调车辆段内的劳动力资源。
像这种从外厂调人的事情,也归劳人科管。
在技术工人就位前,还需要将制造车厢的钢材和各种零部件运到现场。
李爱国也顾不得休息,回到宿舍带着陈雪茹在机务段食堂,简单的吃了一口后,就骑着自行车来到了铁道研究所。
此时刘国璋已经上班了。
听说项目已经开始执行,顿时来了精神。
“很好,咱们干事业的,就需要有这种只争朝夕的精神。”
“这都是邢段长配合的好。”李爱国适时笑着说道。
“你啊,还真是为你们机务段着想。”刘国璋大笑道“你告诉邢段长,这事儿我不会忘记的。”
李爱国等的就是这句话。
身为中间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保障双方的利益。
“老师,不知道制造车厢所需要的材料,是不是准备好了”李爱国闲扯两句,抛出了这次真正的来意。
“材料的计算任务,交给了老董他们,你先等会。”
刘国璋当着李爱国的面,拨通了内线电话。
片刻之后,老董顶着熊猫眼打着哈欠进到了办公室内。
“主任,昨天我们小组熬了一整夜,才把材料计算清楚,请您过目。”
“昨天晚上机务段那边也把人数计算好了。”
刘国璋顺手接过文件仔细查看起来。
老董抬起头上下打量李爱国“你也熬了通宵,看不出来啊。”
“可能是比较年轻吧。”李爱国淡然一笑。
这会功夫,刘国璋已经在文件上签了字,又从抽屉里取出一张铅印的格式批条,在上面写了几行大字,在文件后面签上名字,拿出一枚印章哈了两下,盖上了红戳戳。
刘国璋将文件和批条递给李爱国“因为这个项目是咱们跟机务段合建的,你等会跟着老董,以研究所的名义,从物资科调度一批材料,要是不足的话,可以到下面的工厂里直接调度。”
“是”
老董明显不是第一次负责这种事儿了。
一口气答应下来之后,就带着李爱国往物资科走去。
这年月是计划经济,重要物资全部由上面统一负责调配。
只是凡事都有例外。
比如李爱国手中的这张批条。
一张小纸条,就足以调动海量的物资。
来到这个年代后,他还是第一次经手批条,路上难免停下脚步拿出来细看一番。
四方纸上,有铅印的标题物资分配调拨通知书。
上面写有物资的数量,最重要的当然是签名的人和那枚红戳戳。
老董身为第一研究小组的负责人,经常干调配物资的活计,再加上刘国璋已经打了招呼,物资科的同志很配合。
制造车厢所需要的材料很快就筹集了七七八八,唯独短缺一部分冷轧板。
那个头发花白的老同志在接过李爱国的烟后,扶了扶眼镜框,提醒道“咱们京城能生产6冷轧板的轧钢厂有三家,其中以红星轧钢厂生产出来的冷轧板质量最好。”
红星轧钢厂那不是易中海许大茂他们所在的厂子吗
呵有点意思哈。
李爱国带着批条回到主任办公室。
刘国璋听说需要冷轧板后,二话没说就重新写了一张批条,并拨打了轧钢厂的电话。
放下电话后,他抬起头看向李爱国“轧钢厂那边联系好了,你等会让你们机务段的同志,将冷轧板直接运回去。”
李爱国点点头。
得。
看来得见识一下这座久负盛名的工厂了。
正午。
炽热太阳炙烤大地。
连路边的狗都躲在了树荫下,李副厂长却带着后勤处长两人早早的等在大日头地里。
下了班的工人们看来两人,都感觉到有点奇怪。
李副厂长虽然才刚升任副厂长不久,但是依仗各种手段,已经成了负责轧钢厂日常生产的主管副厂长。
平日里只用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了,今天是什么大人物要过来
易中海带着贾东旭此时也出了工人大门,看到李副厂长,他眼睛一亮,一路小跑过去。
“李厂长,您等人啊”
李副厂长此时正等着焦灼,看到是易中海,不耐烦的摆摆手,让他赶紧走。
“您忙,您忙”易中海也不生气,弓着腰讪笑着点点头。
转身带着贾东旭往四合院走去,刚走没两步,就看到贾东旭停下了脚步。
“东旭,赶紧回去吃饭,别耽误了下午上班。”
“师傅你看,那人是不是李爱国”
“哪里”
易中海顺着贾东旭手指的方向看去,看到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