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一十四章 第二封信(1 / 2)

隔日清晨,海棠天未亮就起了床,亲自前往城门口,送别了周文君一行。

接下来便是周怡君回门的日子了。

回门当天,周怡君穿着一身大红袄裙,面色红润,喜气盈盈,带着新婚夫婿冯度回到了娘家,与家人欢聚一堂。海家的马氏与海棠祖孙俩作为她亲祖母娘家的亲眷,还参加了认亲会。

冯度斯文儒雅,性情温和,与周怡君相处得颇为和睦。据说他父母也是温和开明之辈,对儿媳妇甚是和气。周晋林之妻林氏私下拉了女儿回屋细谈,得知她在婆家不曾受委屈,也就安心了。

不过,冯家就在城中,与周家三房相距不远,周世功夫妇离开前还早就留下话,嘱咐儿子下半年让孙女婿带着孙女上京游学。冯家人就算想要欺负周怡君,只怕也找不到什么机会,自然不会做傻事。

周怡君的婚礼就此结束了。海家祖孙高高兴兴地回了家,时不时打着长辈的旗号,给新婚小夫妻送些瓜儿果儿小点心。冯度也主动上门,向谢文载请教了一回学问,顺道给隔壁的姨奶奶请安问好,回几份小礼物,海礁的第二批家书便到了。

海礁的家书送到家的那一天,正逢祖父海西崖也结束了外差,从外地回到长安城。他老人家便得以连看两封家书,直看到深夜,方才熄灯。

海棠当天还没来得及去向祖父母打听,他们收到的信里都说了些什么。海礁这回来的信里信息量巨大,她自个儿也得好生消化消化呢。

海礁这次的信,是在三月里发出的,这时候他已经见过金嘉树几回了,双方也交流了不少信息。通过金嘉树,海礁知道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宫廷秘闻,如今都用密文写在了信中,告知远在长安的小妹。

金嘉树一路急行,到了山西境内时,天气不好,麻尚仪年纪大了,又有伤在身,再也没能撑下去,只得兵分两路。金嘉树跟着大部队继续疾行进京,而麻尚仪则带着几个随从与护卫,留在路上先就医诊治,待身体情况有所好转再出发,路上也会放缓速度,在她身体能允许的前提下,尽快赶到京城。

麻尚仪到达京城的时间,比金嘉树要晚十来天,人也被折腾得不轻。不过她进京后,慈宁宫派了太医过来给她诊治,休养了大半个月后已大有好转。海礁写信回来之前,曾经见过她一面,说她看起来只比在长安时消瘦一些,但精神不错,想来已经没有大碍了。得知海家误打误撞地得到了梅娘子养女蔡小蝶的消息,她还十分高兴,立刻就打发人给遵化州的老姐妹们送信去了。这回有了确切的地址,她再也不用担心会失去故人之女的消息。

麻尚仪如何联系蔡小蝶是后话,眼下暂且不提。金嘉树进京的时候,海礁并不知晓,事后才知道他当时立刻就被接进宫去了,也见了皇帝、太后与许贤妃。

皇帝对他的态度据说挺温和的,但由于身体有恙,见面时间不长,过后他就被带去太后宫中了。周太后对他更为温和,说了许多家常话,又问长安周家人的消息,还问了吴家两个遗孤的近况,最后才提起了许贤妃。

许贤妃当时还病着,皇帝怜惜,不希望任何人打扰她养病,是她一再坚持,又有八皇子亲自前往慈宁宫请“表兄”,金嘉树才总算见到了“姨母”许贤妃。

金嘉树与许贤妃说了些什么,前者并没有跟海礁多说,但海礁心里大致是有数的,如今也没必要在信中多提。

不过金嘉树总觉得许贤妃病得蹊跷。她对外界的流言蜚语并不是很在意,早在当年答应做皇帝妃子时,她就对这种情况有了心理准备。她既然做出了选择,如今就没什么好后悔的。皇帝要给她改身份,让她从有夫之妇转变成初嫁帝王,她起初还反对过,是皇帝坚持说这么做对八皇子的前途更有利,她才接受了。如今孙家要揭破这个秘密,她也十分坦然。她认为自己大不了就做不了太后,做个太妃也没问题,只要有周太后辅助扶持八皇子,她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抱着这种念头的许贤妃,又生活在宫中,等闲见不到外人,更不可能接触到外界的闲言碎语,就连宫人,也不敢在她面前说三道四,她又怎会因为流言而忧思成疾呢?

许贤妃一再对身边的人说,自己没有担心,也不害怕,但无论是皇帝还是太后,好象都觉得她只是硬撑的,为了不让他们担忧才会这么说,实际上不可能不发愁,只有七皇子与八皇子是她养大的,比较相信她的话。可她的病情就放在这里,太医也不是吃素的,就算不是愁出来的病,那病也没那么容易断根。

金嘉树离开长安前不久,才跟着海棠学了些与毒药有关的基础知识,然后从麻尚仪那儿,打听到了一些宫廷的毒药知识,再从海棠处听说了几个“书上看来的宫廷传奇故事”——事实上是海棠上辈子在皇宫藏书阁里看过的大内秩事记载。这些知识对金嘉树而言都还很新,他记得也牢,只觉得许贤妃的症状看似风寒引起的疾病,实际上非常象是中了某种前朝宫廷秘药的表现。

他不好跟许贤妃明说,便私下把自己的猜测告诉了两位皇子。两位皇子都冰雪聪明,立刻带着心腹去了藏书阁查找资料,果然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