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动力刀座 (求推荐和收藏)(1 / 2)

机床小匠 工业小兵 3138 字 10个月前

“小卓,咱们这个车铣加工中心可是我明年甚至是后年布局的一个重点,也是国内一种稀缺的机床,叶师兄的意思,让你来负责这个项目。”赵小匠道。

“谢谢,师叔。”卓俊生道。

他才是今天赵小匠真正的助理,至于廖静也就是一个来凑数的。攫欝攫

卓俊生与赵小匠接触时间比较长,是赵小匠第一单改数控的合作伙伴,卓俊生最近这一年来,被赵小匠师兄叶大权极力培养,还送到了江城大学进行申造。

这次项目相当的重要,除了抢占汽车配件加工市场外,另一方面就是培养人才,机床这行对人的技术要求高,培养周期长,一个合格的装配师傅要练5年,像五轴龙头加工中心摆角头甚至要10年,毕竟越精密的机床产量少,一般人没机会接触。

所以赵小匠大胆的起用了卓俊生,刘正中,叶大权也是相当的紧张,他们都亲自到场,毕竟车铣加工中心在此时还是一件很稀罕的机床,尤其赵小匠他上来就是四轴的。

“小卓,听说叶师傅主你最近在苦练数控车床的装配,那咱们今天就直接上铣的这块动力刀盘。”赵小匠道。

“好的,师叔。”卓俊生恭敬道。

赵小匠的装配技术在卓俊生看来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平时基本不用量具量仪,不过今天却出了意外。

“小卓,车铣加工中心是用来加工汽车的轴,位置精度要求特别多,所以对机床的装配要求极高,咱们装配精度得控制在2到3微米,所以严格按照流程,校对和使用量具量仪,像今天使用的水平仪,一定要校准到最高精义1微米。”赵小匠边操作边说。

“知道了师叔。”卓俊生已经有点紧张了,同时心里也在琢磨,“岂不是师傅平时徒手的精度都至少在2到3微米,这也太恐怖了吧”巘戅书仓网戅

记住网址oqiu

另一边,刘正中和叶大权两人师徒也在交流。

“小叶,你现在虽然已经副会长了,不用去一线,可是这技术细节得搞透,这样才好用人,咱们协会里以前主要是的经力是集中在加工中心,铣床这块,现在上车铣加工中心了,这事,你得重点抓一下。”刘正中安排道。

“知道了师傅。”叶大权点头道。

刘正中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以前的车床,无论是传统的普车,数车,由于加工的都是回转体零件,基本是圆形,技术相对成熟。

基本结构上主轴动力,调节刀具位置完成切削,其后演变也是传统的垂直于主轴的刀架变成了与主轴平行的刀盘,刀盘上可以装十几把刀,从而实现一次装夹使用多工序加工提高生产效率。

不过即便如此数控车的地位也不如加工中心,和铣床,毕竟干的都是不规则的活,但是随着航空航天等军品对零件精度要求的增加,为了保证精度减少加工机床的轮换就成了一个重点,于是在60年初车铣加工中心的概念被提出。

首先提出了动力刀盘,从而使数控车除刀主轴转以外,刀具也可以动,可是动力刀盘轴线与主轴轴线是平行的,最多只是主轴成了一个分度头。

在铣的功能上还是不足,后来动力刀座就诞生了,他克服了刀盘没有旋转轴,有点像加工中心的z轴,通过动力刀座就可以实现铣这个功能。可说动力刀座的出现使得车铣加工中心成为了可能,这有点像赵小匠之前开发的船用螺旋桨五轴机床中的摆角头。

动力刀座如果有旋转的功能就实现了五轴的功能。

到了70年代半导体技术与软件技术的成熟使得车铣加工中心的技术成熟,到了80年代汽车工业对机床功能提出更新的要求,除传统的高效和精度外,柔性生产线的要求也日益增强。

当技术与需要走到了一起,势必促使车铣加工中心发展起来,到了90年代,该技术走向了成熟,开始向一些需要批小,精度的高的行业渗透,例如药物,仪器等。

从上面车铣加工中心上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车铣加工中心从诞生到成熟,它在不同时期的面临的主要方向也有变化,有早期的不计成本,到后来的汽车工业追求高效,再后来的特定行业追求灵活,以及到了2000年后,除了追求精度外,那就是减少了其设备的投入,一机多能的概念成为了趋势。

不过国内对车铣加工中心的需求仍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用在汽车工业上,至于减少设备的投资就更没有,毕竟这个时候,买了车床,买铣床,即便再多请人也比买车铣加工中心便宜,毕竟这时一台车铣加工中心要上千万。

不过有需求就有发展,国内的技术发展也是相当的,在2020时,国产的车铣加工中心已经才100多万,足足便宜了近10倍。

由于赵小匠参与了车铣加工中心的设计,加上他过目不忘的记忆,很快他就在装配中发现了问题,

“蒙师兄,动力刀盘第358页。”

赵小匠这边说得轻松可是电话那关的头的人就忙得坏了。

“动力刀盘第358页,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