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月前,俞大猷率领水师打到了安南的首都升龙,把莫朝的国王莫登庸吓了个半死,不过这位倒也干脆,立即献出了本国的户籍图册,向大明献土请降。
当初嘉靖之所以命俞大猷率水师进入北部湾,本来只是想吓唬一下莫登庸的,好让他把王位还给黎氏后人,结果俞大猷竟然一股脑门打到了安南国的首都升龙,骇得莫登庸直接向大明献土自保。
本来嘛,嘉靖帮安南黎氏出头,不过是为了维护宗主国的面子罢了,但有时候面子怎及里子重要,所以当莫登庸提出要向大明献土请降时,嘉靖立马便笑纳了,至于什么黎氏王族,什么仁仪礼信,都被他抛到九霄云外了。
正所谓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弱肉强食一直都是这个世界上不变的真理,不过嘉靖也注意了自己的吃相,接受了莫登庸的献土后,不仅承诺封莫登庸为安南土司,对黎氏硕果仅存的后人也作了妥善的安排。
安南归入大明版图后,行政级别便从属国降为安南都指挥使司,大明将派军进队进驻原首都升龙,而驻军的最高长官就是都指挥使,嘉靖打算让谢三枪来担任。
然而,朝中却有不少反对的声音,理由是谢三枪的年纪和资历都不够,恐怕难以胜任。
这些反对者主要分两类,一类确实是出于公心的,担心谢三枪经验不足,年少气盛搞出乱子来,第二类则是怀有私心,譬如张璁等人,自然不希望看到徐晋的小舅子手握重兵“割据一方”了。
要知道安南地处南疆,正是天高皇帝远,这里的最高军事长官又是军政法一把抓,权力之大,无疑于土皇帝,以后徐晋在朝中有这么一个强大的外援,要撼动他就更加难了,所以张璁党极力反对,一些张党言官甚至有意无意地提到了徐晋和谢三枪的关系,意在提醒嘉靖,此举会造成徐晋的势力膨胀,危及大明的江山社稷。
然而,张璁等人还是低估了嘉靖对徐晋的信任程度了,特别是发生了“俺答围城”事件后,嘉靖对徐晋更是无条件的信任,从其把父王朱祐杬那幅雨荷鸣蛙图还给徐晋,并且加盖了自己的皇帝宝印就可见一斑。
所以朝中那些反对的声音并没有改变嘉靖的主意,而且,他之所以要派谢三枪担任安南国的第一任都指挥使,正是为了践行当初徐晋所定下的策略征兵削弱鞑靼。
没错,嘉靖要从鞑靼征兵驻守安南,把鞑靼的青壮年征调一大部份到安南,一方面,既可以有力镇压安南的地方土著,另一方面,又可以防止这些青壮留在鞑靼闹事,这样便有利于鞑靼地区的民族归化政策实施,可谓是一举两得。
当然,虽然嘉靖的内心已经决定要这样做了,但是他又不能圣心独裁啊,总得顾及一下大臣们的意见,所以派谢三枪担任安南都指挥使的决定还没通过,仍然在讨论之中。
此时嘉靖看到徐晋所画的安南地图,便禁不住询问徐晋的意见了。
只见徐晋蹙起剑眉道“皇上,臣以为让三枪来担任安南都指挥使不妥。”
嘉靖顿时脸色一黑道“理由呢”
“三枪虽然打仗勇猛,为人也机灵,但是年纪太轻了,治政经验不足”
嘉靖不以为然地打断道“有志不在年高,没有经验可以积累嘛,徐卿你年纪也不大,还不是统军挂帅,位列国公咦,朕明白了,你是怕朕猜忌你岂有此理,你这是侮辱朕”
嘉靖说着不由面露怒色,目光不善地瞪着徐晋
徐晋不由苦笑道“皇上且听臣讲完”
嘉靖屁股往太师椅上重重一墩,愤愤不平地道“你讲,讲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朕跟你没完”
徐晋暗汗,解释道“皇上稍安勿躁,三枪和依萨娜郡主很快就要完婚了,以他鞑靼人女婿的身份确实很有号召力,从鞑靼征兵的阻力会相对小很多”
“可不就是了”嘉靖冷哼道。
徐晋也有些恼火了,瞪眼道“皇上能不能别打岔,让臣一次讲完”
“咳,你讲”嘉靖尴尬地摸了摸鼻子。
徐晋续道“以三枪的身份,虽然在鞑靼征兵相对容易,可是三枪完全没有治政的经验,而且年少气盛,安南当地又形势复杂,地方野民不服王化,倘若让三枪军政法一把抓,绝对不用多久就会闹出大乱子来。
想当初太宗收复安南,仅十余年又再分裂出去了,当地人不服王化,对大明没有民族认同感,地方野民造反就跟家常便饭似的,要完全驯服这块南蛮之地,光靠武力还是不行的,必须有大智慧才行,三枪这小子打起仗勇不可挡,但论治理地方,只能说七窍通了六窍”
“怎么说”嘉靖愕然问道。
“就是一窍不通”
嘉靖翻了一记白眼,赌气道“那徐卿以为谁更合适担任这个职位大白话谁不会说,你倒是推荐个人呀”
徐晋轻咳一声道“安南都指挥使这个职位没人比三枪更合适了。”
嘉靖差点就要爆粗了,那你说刚才振振有词地说那多都是屁话吗
徐晋摆手道“皇上稍安勿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