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
姨娘改嫁的夫君王毛仲是个高丽人,无巧不成书的是,他正是李隆基来到潞州之后,格外重用的一位武将。起先因李成器的原因,姨父已待我极为小心,一次我在他府上与李隆基偶遇后,更是处处显得谨慎。
也因这关系,我在他府上颇不自在,渐不大登门,只和姨母约在外相见。
这一日,我正和姨母闲走过德风亭,恰就见了一个略有些熟悉的人影。
姨母见我停下脚步,不解看我“永安,怎么了”我看了眼远处,那个女子已走入重兵中“没什么,看到一个人。”说也说不清,我只和她在歌舞坊偶遇,却并不知道她的姓名身份。姨母想了想道“你是说赵姬”
我默念这个名字,才彻底明白过来。
原来她就是那个人。
既然她在此处,李隆基应该也在。
我怕多生事端,轻挽住姨母的手臂,道“走得有些累了,不如回去吧”姨母是个通透的人,立刻道“你不说还不觉得,走了这么久,也该回去了。”我笑了笑,刚才和她走出两步,就见个青年武将走过来,抱拳一礼道“夫人。”
姨母停下脚步,道“起来吧,我只是路过,无需特意上前请安。”那人直起身,道“临淄郡王听闻夫人路过,想要见夫人一面,”他看向我,接着道,“还特意说,请这位小夫人也一同饮茶消暑。”
姨母看我,似是拿不定主意。
我知姨父也在,而李隆基不过是要借此由头见
我。
我无意让姨母为难,略一点头,随她进了德风亭。亭中有不少或生或熟的面孔,大多是潞州名士,有的还曾到过我府上拜会李成器,我看他们脸上难掩的惊异、猜测,不禁暗暗苦笑,李隆基还是曾经的李隆基,毫不在意他人想法。
“原来是大嫂,”李隆基起身,笑吟吟走来,“方才远见背影,不敢相认,没想到竟是如此凑巧。”我忙行礼,道“郡王。”他点头,将我迎到一侧落座。
这么两三句的寒暄,他不再刻意和我说话,倒是继续和这些潞州名士、幕僚、好友赏景作诗、谈论国事。起先众人还有些拘谨,见我只低头喝茶,也渐放松了,高谈阔论起来。
赵姬始终陪坐在一侧,偶尔与李隆基低语两句,却总会若有似无看我。
我不知李隆基究竟想做什么,也只得佯装未见。
当众人谈及治国方略,远大抱负时,李隆基也仅是静听着,我正琢磨借口告辞时,他却忽然看向我“永安,你可听过大风歌。”我略沉默片刻,才笑道“汉高祖大胜项羽后所做的歌,幼时在宫中听到过。”
他手中把玩着玉觞,忽然放在一侧,就如此起身,吟唱起汉高祖的大风歌。以前我也曾在玩闹时,听他吟唱过一些曲子,却从未有今日的气魄。
此举看似随意,可偏就是刘邦踌躇满志,取得天下后所做的曲子。
在场人都不觉噤了声,惊异于他的直白抱负。
“我唱的如何”他收了音,看向我。我点头笑道“不错,很好听。只是当年刘邦吟唱此曲时,虽已是胜者,却也大多是表示胜者的忧虑,”我顿了顿,又认真看他,“拿得天下,却找不到贤将去守住天下。”
他直看着我,轻声道“江山易打,却难守。”
众人寒颤若噤,他却恍如未见。
我暗叹口气,刻意避开了他的话“今日如此良辰美景,郡王何须为古人的一首曲坏了心境”说完,便起身告辞,“府上还有些琐事,就不多陪了。”李隆基眯起眼,略上前两步,声音又刻意轻了几分“永安,我想去看看嗣恭。”
他的神情,像极了曾经无忧无虑,尚被皇姑祖母重新,众人捧在手心的小皇孙。
刚才那个吟唱大风歌的人,离我很远,而现在的他,却让人不忍去拒绝。,,,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