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十一 宣太史令-范建!(2 / 3)

师从何人都不敢道出的无名小辈呢

甚至于,哪怕是老丞相举荐自己的长子韩新,也不是说完全不可以考虑的啊

倘若老丞相举荐之人不是那什么小小的太史典吏,无论任何旁人,只要自己略为熟知,却都是会慎重考虑老国相的建议

天启圣皇叹而摇首,显然对此也是无奈之极。

“这老丞相举荐之人却是一无名之辈啊”

只有韩新立于殿内,却是跟天启圣皇的表情如出一辙,满面尽是苦笑之色。

天启圣皇忽而叹气开口,顿令殿内倏然一静,众人无不侧目,纷纷望向圣皇陛下,心中不断猜测着,究竟韩相会举荐何人

“唉老丞相在离世之前,确向本王有所举荐”

只不过不同于众位国中大臣的尽皆认同,天启圣皇、右相董懿、国帅敖湃,却都在闻听此言之时,下意识微皱眉头,面露异色。

如此国之大事,理应听听韩相之言才是啊

韩彧为相多年,早已在朝野上下树立了难以抹去的深刻影响。

瞬时之间,整个皇极殿中,哄哄嗡嗡的轻声议论起来。

“是啊是啊韩相必当有所举荐”

“国师此言极是理应参考韩相之举荐为佳”

“是啊韩相相人之准,可谓是举世皆知啊”

此言一出,顿令殿内众人纷纷颔首,当下附和而道。

正在这时,就在殿中大臣尽皆震惊于出将入相之语时,国师东方旭却是骤然出列,当众谏言而道。

“陛下,臣以为国相替任之事,非同小可,理应考虑韩相之意却不知韩相在去世之前,对于替任国相之人可有举荐”

否则,若是一个外人突然想要染指相位,那可难保圣皇陛下会不会因此而多想。

其实真要说起来,大元帅也算作是皇族的半个自家人。

这也就是大元帅敖湃身为外戚,其妹妹早年便已入宫,尊为贵妃之一,并诞下皇子,极受圣皇宠爱。

而如今若果真由大元帅敖湃替任国相之位,就将彻底大权在握,达到从未有过的人臣极巅啊

其余半数兵马,则由国帅敖湃统帅,在东疆抵御淮夷,兼御守国门之重任。

就算是当年带领大骊并吞三国的父亲大人,也不过是统御了国中半数兵马而已

毕竟出将入相这等人臣之极,可是连自己的父亲当年,也并未曾真正达到啊

就连在场年龄最小的韩新,突闻此言之下,都忍不住心中一惊。

但旋即却又陷入沉思之中,似乎是在考虑着此种可能。

骤闻此言,却是连高居正中的天启圣皇都不由心中一跳

“哦出将入相么”

况且右相董懿年老体衰,又从未领兵打仗,那么目下国中,唯一符合出将入相之人,也就仅有大元帅敖湃一人了啊

如此之言,自是惊的殿中众臣无不瞠目,却是事先并未在心中有过此等揣测。

可如今却有人大胆提议,干脆恢复古制,将国相之位与国帅之位合二为一

故而,三大王朝普遍又将文武一分为二,让两者互相掣肘,维持均衡。

但是在天下局势渐渐趋于稳定之后,出将入相之人却难免有些功高震主,颇受猜忌。

盖因十国争霸时期,国家存亡危难常在一线之间,由国相统筹文武能更好的减少内斗,一致对外。

如此文武合二为一之举,在十国争霸时期大为风行。

如此一来,国相之位却是更显权责重大,既掌朝政又统兵马,堪称为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须知出将入相为何意,自是由国相兼任国帅之职,统筹文武,治国与刀兵并进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无不怔神,却是尽皆心中一惊

“你既言上古之制,何以避重就轻,只言左右更替,不言出将入相耶”

正在此时,又见武官行列中率先步出一人,当众讥讽而道。

“呵,此言大谬矣”

由右相替任左相,自然也就是最为稳妥,也是最为顺理成章之事。

盖因右相之职,实为左相之副,所司之职,本就为国相分内之事。

但无论殿内众人赞同与否,自古右相替任左相,实乃正统之为。

此言一出,文官一列多有颔首赞同,然武官一列却是大多嗤笑而否。

“自上古及今,凡相位更迭,无不由右相而替任左相也故而,臣以为此事何须再议,自当由右相董大人,顺理成章接替左相之位才是”

正在此时,只见文官队列中当先步出一人,却是手执笏板,抢先而道。

“启禀陛下,臣私以为国相之位,事关重大万不可轻而戏之”

故而,天启圣皇在万般无奈之下,便召集内阁元老,朝中重臣相聚于皇极殿中,想要就此事听听众位国中大臣的意见。

然而挑来选去,反而彻底没了主意,在那些候选名单之中,似乎都行又似乎都不甚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