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火锅的这种形式,在古代也早就有出现,只不过最开始并不叫火锅,而是叫做“古董羹”。
但若说真正在民间流行起来,跟后世的火锅相似的,还是要到明清时期了。
以如今初味轩在永榆县的名声和口碑,无论推出什么新的菜品,在口味上都不会得到任何的质疑。
大家关心的只有两点
这道菜究竟有多好吃
以及,这道菜究竟有多贵
凌子越听说初味轩有推出新菜了,当天下学之后便拉上几个家境不错的同窗一起来尝鲜。
岑轩皓掂量着自己的钱袋,一脸纠结地说“凌子越,这个月都陪着你去过两次了,我兜里的钱可不多了啊”
凌子越一把勾住岑轩皓的脖子,笑着说;“急什么,我这儿还有呢昨个儿偷偷找我小叔要的。”
另外两个人面上也是神色复杂,嘀咕道“这个月的钱都花在初味轩了,我之前看好想买的那本诗集又买不成了。”
“我听说祝鸿博买了,回头找他借来抄一本算了。”
“人家都是为了买书而省吃俭用,咱们倒好,为了吃通宵抄书。”
凌子越在前面听到他们的话,扭头问“要不你俩就别去了”
“去,当然要去”两个人异口同声地说。
火锅到底是个什么锅,自己还没见过呢
至于诗集什么的,抄一遍既能加深记忆,又能练字,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四个人来到初味轩,还没进门就闻到一股奇特的香味,与以前闻到的味道都不一样。
辣中带鲜,还夹杂着菌菇特有的味道。
这味道让刚下学的四个人原本就饿的肚子更加闹腾起来。
迈步进了初味轩的大门,屋里竟然有种烟云缭绕的感觉,大部分桌上都升腾着热气,感觉比外面要热上许多。
“四位客人,是要吃炒菜还是火锅”何斌笑呵呵地迎上来问。
“自然是要吃火锅的。”凌子越跟着何斌身后朝座位走去,一路上看到周围的人的火锅,果然是自己从未见过的模样。
这个锅竟然是四方形,看材质应该由黄铜打造的。
锅内还分作四个格子,里面都是正在滚沸的汤,甚至每种汤的颜色和里面的东西都不一样。
刚才那股子勾人的香味,就是这锅内的汤煮开后散发出来的。
凌子越实在是太期待了,屁股都还没坐稳就急着问“这火锅究竟是怎么个吃饭,你给我们说说。”
何斌刚才就已经朝何轩打过手势,刚好这会儿一个四方的火锅就已经被端上来了。
“我边给您弄边说。”何斌说着伸手在桌面上一抠,竟直接从桌子中间掀起一块桌板来,刚好将这黄铜的锅放入其中。
“这锅最下面是加的木炭,上面一共四种汤底,分别是红油、菌菇、番茄和清汤锅。不同的汤底有不同的滋味,涮不同的东西也各有味道。”
何斌说着将新做好的菜单递给凌子越。
菜单上列着所有可以涮煮的菜品名称。
凌子越虽然没吃过,但是看到周围其他桌的情况,也很快就理解了。
四个人都是十五六岁的少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中午虽然吃得很饱,但是读了一下午书,早就饿得前心贴后背。
所以他们点的多是荤菜,最后只搭了一份青菜菌菇拼盘。
何斌笑着说“得嘞,小的这就去给您几位上菜。”
今天初味轩的后厨格外清闲,因为来吃饭的人,十桌能有八九桌都是奔着火锅来的。
择菜洗菜这种活儿都有帮厨的人做,后厨也就负责切配一下,炒勺都没颠几下,大家还有空嘻嘻哈哈地说笑。
何斌到后厨把菜单子交给夏瑞轩,自己端上四碗已经调配好的酱料出去。
不多时,凌子越他们点的菜也都端上桌了。
何斌教给他们道“只要选自己喜欢的锅底,将菜或是肉放进去煮就是了,不过咱家肉切得薄,肉质也嫩,放进汤中只要完全变色就是熟了,千万不要煮太久,肉质变老就不好吃了。”
火锅对永榆县的人来说,还是个十分新鲜的事物,尤其是一上来就有四个锅底,各色的菜品也极多,大家都有些手忙脚乱,吃了这边顾不上那边。
好在夏月初也预料到了这样的情况,早早把善大嫂子那边的二十个伙计都调过来了,店里到处都是伙计们教客人如何食用的声音。
凌子越他们也有些迫不及待,分别在四个锅底中都下了肉片,片刻后,红色的肉片就开始泛白,随着锅底汤汁的滚沸而上下起伏。
“好了,这样肉片就是熟了”
“唔烫嘶好吃”凌子越心急,一听何斌说熟了,立刻从红油锅中夹起一片肉,蘸了点儿酱料就塞进嘴里。
锅底又麻又辣,肉片却是薄而嫩滑,加上酱料的味道,在口中交织在一起,即便是烫了舌头都不舍得吐出来。
凌子越嘶嘶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