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怡然听了不由得点点头,虽说有些有钱人为了钱财,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但是同样的,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巨大的利益诱惑,他们还是相当爱惜自己的羽毛的。
那边赵振兴接着道“一般庄子上雇的长工,都是跟主家签了长期契纸的。就是你要找短工,也得找中人写个文书下来,只要是那好好干活的,庄头也不敢赖着不给钱,顶多有些挑刺儿的会扣些银钱,不过那样的人家也是少见得很,一般人要想去哪家庄子干活,基本上事先也会找人打听清楚了,再上门或是直接找中人介绍”
秦怡然一路听着赵振兴讲解一些当地的风土人情,间或的指点给他们看某些在当地有名望的人家,几人就在骡马车的哒哒声中一路笑谈着直奔县城而来。
就在秦怡然被车摇晃的快要昏昏欲睡的时候,她身边的书哥儿轻轻的推了她一下,她有些茫然的看了书哥儿一眼,书哥儿指着骡车刚刚越过的一条小道,“那边就是往咱姥爷家去的路。”
秦怡然听他如此说赶紧坐直身子,顺着书哥儿指着的那条约莫两米来宽的土路看去,在约莫离官道差不多有三四百米的地方,有一个村落坐落在大片的田野中,这会儿外面太阳才刚刚升起,薄雾也消散了不少,秦怡然看到远方村落的上空,正升起袅袅的炊烟。
秦怡然想起前天晚上还想问书哥儿的事,后来一忙就把这事儿给忘到脑后去了。现在正好书哥儿提到,她便顺势问道“哥,给我讲讲咱姥姥家的事呗。”
书哥儿想了想,许是有些事情他也不是特别清楚,他犹豫了片刻正待开口。
坐在前面的赵振兴缺突然接口道“还是我来给你们说说吧”
在赵振兴的叙述中,秦怡然了解到,李氏的娘家在李家村原也算的上是过得不错的人家,李氏的爹李老爷子原本是村里的里正,后来一方面由于年纪渐渐大了身体不好,一方面还有一些别的原因,李老爷子就把里正的位置,举荐给村里一位为人比较正直的后辈。
李氏的娘李黄氏是个勤快手巧的,她家祖上有传下做豆腐的手艺。之前李老爷子做里正时候,他们也就逢年过节才做些豆腐之类的去卖,后来李老爷子不做里正了,一家就都开始做起了豆腐生意。
李氏上面有对比她大两岁的龙凤胎兄姐,下面还有个比她小七岁的弟弟。等李家开始做豆腐生意的时候,李氏早已经嫁给赵振兴,生了大丫和书哥儿。
刚开始几年,就是老两口带着李氏的大哥大嫂做,做好了每天由李氏的大哥挑着担子在这周围几个乡村里卖。
李家大舅舅是个老实忠厚的,好在李黄氏的手艺不错,她家做的豆腐之类的基本每天都能卖的掉,本来一家人起早贪黑的忙活,李家的日子也过得蛮红火的。
可是就在赵家出事的第二年春天不知道什么原因,李家一直读书很是有些出息,刚刚才考取了秀才的功名的李家二郎,李氏最疼爱的弟弟。
却突然放下读的好好的书,说是要出去闯荡一番,只留下一封书信,就独自带着随身的几件衣裳离开了李家。结果这人一去就杳无音信,把一家人吓得够呛,李老爷子更是气急攻心之下,一下子就病倒了。
李氏这边原本就因为赵振兴的原因,日子过得越发艰难,李家二舅舅这事一出,她差点没把眼睛哭瞎,这弟弟从小就是被她带大的,李二舅舅对她甚至比对李黄氏还要亲近些,后来赵振兴的腿渐渐恢复了些,几个孩子又小,她也只得强打了精神振作起来。
李家那边在经过李黄氏的细心照料下,李老爷子也渐渐好转了起来,看着家里被自己一向最看重的二儿子折腾的人仰马翻的,李老爷子也躺不下去了。稍微能动弹了,就又拉扯着一家老小做起豆腐生意来。随着李老爷子的身体渐渐硬朗起来,他又有些怜惜起这个命运坎坷二女儿一家子。
这几年,不提李家每年不时给赵家送的吃食,逢年过节更是少不了银钱上的贴补。前天赵振兴和李氏到李家,一是送中秋节礼,二是把这几年李老爷子和李黄氏私下贴补的银子还了回去。李家许是收到李二郎书信的缘故,全家都是喜气洋洋的,李老爷子更是精神好的很。
后来又见赵振兴这边有了银钱,虽是没仔细打听缘由,但是看女儿女婿气色都比前些日子看到的要好不少,更是替他们欢喜,吃午饭硬是拉上赵振兴和李大郎喝了半晌的酒,最后在他醉了之后,赵振兴才得以脱身带着李氏他们回了家
赵振兴说完后,自己也不由的长吁一口气,岳家对自家的帮扶,他一直都记在心里,以后还是要好生报答才是。
秦怡然又问了些李家日常做的一些豆制品,赵振兴笑着道“你姥姥家常做的就是北豆腐,还有豆腐泡啥的,偶尔豆腐皮也卖些,不过大多数豆腐皮都是给我们家和你大姨家送了。”
秦怡然点点头,之前有次李氏无意中说了一嘴,李氏大姐嫁的一户人家,家境倒还算是殷实,就是婆婆和妯娌之间好像有些不和,日子也不太好过。
秦怡然想了想道“爹,咱今天回程的时候从咱姥姥家过吧,到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