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户部尚书说得没有错,这承恩伯和彭城伯千真万确是两宫皇太后斗法的结果。
先是杨太后随手赐了毛家一个彭城伯的爵位,硬生生把科举出仕的毛家变成了勋贵,最少是在小皇帝在位的这一代,毛家子弟不能参加科举,毛元玖权倾朝野的吏部尚书,儿孙子侄全都变成了靠皇帝恩赐过日子的外戚。
这件事上,杨太后做的干净俐落,待到毛太后得到消息时,皇帝的御玺已经盖上了。
毛太后一不做二不休,让自己的父亲在大殿之上,文武百官之前,凭着杨敏的舍身取义,硬生生给杨敏的次子杨锦堂求来了承恩伯。
杨太后气极,好在承恩伯是给了杨锦堂,而不是大哥杨锦程,牺牲一个庶弟,总好过毛家废了一堆子侄。
承恩伯和彭城伯之封,两宫皇太后的战争正式拉来了帷幕。
进宫前她们是姐妹,进宫后她们是战友,现在尘埃落定,她们变成了敌人。
两个拥有共同秘密的敌人。
第一场争斗的结果,是两宫皇太后同时坐在了珠帘之后。
崇文帝时,太皇太后还只是如她们这般坐在珠帘后面,崇文帝死后,太皇太后怀抱着小皇帝直接坐到了龙椅上。
杨太后和毛太后谁也没有坐到龙椅上的底气。
她们没有太皇太后千军万马中树立的威严,她们更没有太皇太后诛杀三位亲王的雷霆手段,所以她们还只能垂帘听政。
即使如此,她们依旧是心怀忐忑的,毕竟小皇帝的来历她们心里清楚。
小皇帝未满周岁,想要让他独自坐在龙椅上,除非用绳子捆在上面,可是这样有损天子威仪,因此,小皇帝索性与两宫太后一起坐在了珠帘后面。
满朝文武三跪九叩的是那把空荡荡的龙椅。
初时百官觉得诡异,几次之后也就成了习惯,若是有朝一日那龙椅上忽然坐上一个人,他们或许会吓个半死。
后宫之中的第二次两宫斗法已经开始了,这次的起因便是太常寺和鸿胪寺去户部要银子的事。
户部尚书不肯出钱,一是真的没钱,二是他要正式的文书。
没有内阁,没有宰相,亦没有摄政的监国,这件事上有权利在文书上盖章的只有皇帝。
太祖皇帝在位时,可没有在这种事情上亲自下过旨。
当务之急,必须要有监国。
这位监国除了老护国公杨锋,再无第二人选。
本以为这是十拿九稳的事,可是没想到,此话一出,当场就有人反对。
而且反对的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很多。
原因只有一个,杨锋虽然德高望重,但是他是杨太后的祖父,若是让他做监国,那便是外戚专权。
那为何崇文帝时杨锋也是监国,就不是外戚专权了呢,那是因为太皇太后有摄政之权,杨锋虽是太皇太后的兄弟,但是掌握大权的是太皇太后,而太皇太后是周家妇。
坐在珠帘后的杨太后看一眼毛太后,冷笑道“妹妹的手段越发高明了。”
那些人无疑都是毛元玖的手笔。
毛太后一脸委屈,道“姐姐为何这样说,现在外面被为难的也是我的外祖父啊。”
外祖父终归比不上亲爹。
其实,相对于祖父而言,杨太后更加希望哥哥杨锦程做监国。
但是这也只是想想而已,那些人连祖父都不同意,更不用说刚刚二十出头的哥哥了。
太皇太后在世之时,杨家说一不二,可是如今
杨太后心中戚然。
转眼便进了腊月,周铮和宜宁郡主到了洛阳,没想到二人双双感染了风寒,无奈,只好暂时滞留在官驿。
初时两人只是喉咙痛咳嗽鼻涕,两副药下去,非但没好,反而发起烧来。
而此时方知,这并非普通风寒,而是时疫。
大齐朝不是第一次出现疫症,仅太祖皇帝在位时,各地上报的疫症便不下二十次,但是这些疫症多发于夏秋两季,像这般在冬季发作还是第一次。
这场疫症来势汹汹,很快便在河南境内蔓延,各地衙门在城外设了焚化场,每天都有几十上百的尸体抬出城去焚化。
周铮和宜宁郡主都是金枝玉叶,自是不能留在城里,但是洛阳卫指挥使带领军队围了官驿,不许周铮和宜宁郡主出城。
“朝廷有令,但凡是感染疫症之人,一律不得出城”
随行的秦王府官员苦苦哀求,但是洛阳卫指挥使非但没有放行,反而加派了兵力。
京城的城门外,一骑奔驰,刚到城门口,马上的人就滚落下来,守城门的旗手卫大吃一惊,因为他认出这个人的斗篷下面竟是太监服侍
几名旗手卫将那名太监扶起来,有人递上水,太监喝下水缓了好一阵,终于说出话来“我是秦王府内侍,三公子和宜宁郡主被困洛阳,快让我进宫,请圣上下旨救人”
“洛阳”原本围在太监身边的旗手卫瞬间跳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