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4 章(2 / 3)

安排。

耿教授例行点名,布置本学期的任务目标,所有学生自行分组以2到3人一组,完成相应的实验课题,期末以实验完成度进行打分。

规则一宣布,沈明洲左手、右手两位学生腰板挺直,随时准备拉拢天才。

结果,耿教授视线一扫,说道“沈明洲不参与分组实验。”

一句话,引得教室里响起幸灾乐祸和惋惜痛苦的声音。

天才待遇果然不一样。

不用实验都能顺利通过期末的

还没等学生们低声讨论完毕,耿教授盯着沈明洲,说道“你跟我一起做项目,期末按表现给分。”

低声讨论立刻哗然一片。

卧槽,不愧是天才待遇,直接去给老耿做助手了

理论课只占学生们很少的时间。

耿教授通述理论和研究方向之后,剩下的课程全在实验室里。

省科大的生物医学专业,看起来课程表上一周只有那么四五堂课,然而其他的空白全都写满了“做实验”。

沈明洲跟着耿教授去了他的实验室,才发现这位教授做的正好是视觉神经与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

他比伏光耀更懂得研发一款智能眼镜,需要掌握的知识和程序。

耿教授白得了沈明洲这么一个优秀的帮手,自然格外大方。

“我多年的研究成果,你可以在实验室里调取看看。智能眼镜也做过很多方案,但是助盲方面的研究都处于实验室阶段,还没能投入临床试验,搜集回来的反馈不错,仍是无法完全达到你所要的效果。”

沈明洲的想法和预期足够大胆。

一副眼镜妄图达到人类真正的眼睛感官,难道不比人造器官低。

治疗眼盲和眼疾最优解,一直是移植视网膜,机械永远不可能替代人体精密的器官神经。

可是耿教授和伏光耀的想法相似。

研究大多数都是无法做出满意成果的,只要能够推进科研进步,哪怕最初的想法荒诞无稽,尝试去做一做又有什么要紧。

于是,人工视觉神经实验项目的资料,开放给沈明洲浏览。

在查看了近十年的研究成果之后,沈明洲止不住感叹人类视觉的复杂与神奇,视网膜和人眼接收到的信息是二维的,经过大脑的处理之后,才能产生三维的感知。

等到耿教授跟沈明洲确定研究方向的时候,沈明洲想了想,说道“我打算先研究眼镜解决老花眼的问题。”

耿教授也是一个彻底的老花眼受困者。

这种人体机能不可逆的老化现象,只有配上老花镜才能解决。

换成自己手下的学生,耿教授肯定直接叫换课题了。

花上一百来块都能配的老花镜,何必进行复杂麻烦的研究

但是面对沈明洲,他顿时犹豫起来,“你是打算把智能眼镜,做出自动调焦的效果”

沈明洲摇了摇头,“不止是自动调焦,它必须成为眼睛的辅助窗口,获取视觉信息,传导到大脑视觉,最终反馈在镜片上,实现外界与大脑的双向传导。”

耿教授思考着沈明洲提出的视觉传输处理过程,忽然说道“你想做的智能眼镜,不就是另一种非植入式脑机接口吗”

脑机接口一直是未来科学研究的热门方向。

从植入式到非植入式,已经有了大量的应用,最为成功的一款商用型设备,类似一块戴在头上的环,可以进行假肢操控。

沈明洲要做智能眼镜与人体接触点是固定在鼻梁、耳朵,即使贴近皮肤,也与大量脑机接口接触头颅的方式截然不同。

耿教授难得露出诧异的神情。

他做了小半辈子的视觉神经研究,还没有考虑过进入脑机接口方向。

毕竟,成功的少,失败的多。

然而,沈明洲手握各项突破性研究成果,令他产生了说不定能成功的念头。

耿教授心里突突的跳,总觉得沈明洲要做的智能眼镜,会成为不得了的划时代产物。

像全息手机,像万物系统,成为人们未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新习惯。

实验立项迅速,教授们的各种研究,省科大都举双手支持。

更何况,耿教授实验室里有沈明洲,他们批得更快了。

外界还在不着边际的讨论沈明洲去帮耿教授做视觉神经研究。

连英才就收到了准确的消息。

自家师弟被导师放假,送去了视觉神经实验室,而且还要研究脑机接口

“老师,怎么师弟不在我们光量子实验室做脑机接口啊”

在他眼里,沈明洲做什么成什么,这不是明摆着导师把实验室成绩往外送吗

伏光耀倒是不紧不慢,丝毫不急,“研究方向不一样,他如果做出来脑机接口,我们再来联合研究脑机接口对光量子项目的帮助就行了。”

连英才心里对师弟的实力无限膨胀。

他怎么觉得,等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