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八百万吨不是梦(2 / 2)

1942风起南洋 潜水老猿 4171 字 4个月前

,却没在发声。

旁边中山装看在眼里,忙岔开话题道:“先锋军要在未来五年大发展,人才需求缺口应该很大吧?”

不少人就是看到了其中的机会,才更愿意来试一试。

白衬衣微微一笑客气道:“就像头领们说的那样,我们欢迎各类人才和我们一起,共同建设一个美好的家园。”

……

“人才缺口还是比较大的。”李衡也明白划中的不足之处,不过缺的是人才,而不是人。

“等明年争取移民近千万,怎么也能缓和一点。”叶关笑道。

人才也需要人口基数的沉淀。

列计划时,三人已经考虑到了移民的增加。

转眼就是49年了,华夏大局已定,南边的败落地上移民数会达到一个巅峰。说千万有些夸张,但六七百万人估计能达到,甚至更多,先锋军移民部门这边是按照最大量八百万级的来应对准备的。

无论多少万,基数大了,肯定能出些人才。

这一轮移民中,小资和中产的数量在激增。虽然他们思想或多或少有些问题,但至少文化知识底子要好一些。

这年头学知识也是需要家底厚的,还是少数人的特权。在先锋军的全民教育体系还没完善前,只能借东风。

“有些德国人可能留不住了,不过日本人能留住,战犯就得需要劳动造。”叶关继续道。

欧洲那边冷战大幕下,美国人需要德国人重新上台平衡欧洲局势,这一两年虽然德国那边局势紧张,但至少经济慢慢开始复苏了,社会秩序恢复了正常。不少在东联国避难的德国人开始想回去了。

从战后开始这三年多,先锋军仅仅从德国就引进了包括工程师和普通工人在内的各类人才达到了13万人,加上他们可兼职做事的家人,在东联国的德国人总数最高时竟有32万人。在东联国,甚至因为德国人多,而出现了3个德国城,东联国掌握基础德语能日常交流的人员也一下子涨到了18万人。

虽然引进的德国人才中高端极少,但这些普通人才却恰恰是基础薄弱的东联国欠缺的。先锋军能很快完善工业体系,和这些人的加入分不开。

现在有些人要离开回国了,毕竟东联国提供的条件也不如欧洲中心更有吸引力,一个人考虑的不只是个人,家庭、家族和国家多方面都需要权衡。

走的人也不算很多,只有三千多人,加上家人,差不过近万人。

欧洲那边毕竟铁幕阴沉,谁也不敢保障不会重开战事,更多的人还是希望多观察一段时间。

先锋军也早准备好了,走了三千多人,立即有三倍人数的学徒工顶了上去。当初请来这些洋师傅的时候,每个人屁股后边可至少跟着三个人学艺或者偷师的。就算一时达不到洋师傅的水平,也打好了一个可快速升级的基础。这些人才是先锋军要扩大生产的底气之一。

另一个底气就是日本人那边,同样跟着一群华人学生,就连那些日本师傅也得卖力干活,有些比学生还廉价。

战败国别哔哔尊严,战犯就应该赎罪。

当美国人改为扶持日本,最后一批20万日军俘虏被送来后,先锋军手中捏着76万日军战俘,包括因疾病和其他原因在劳动造中死去的8万人。

先锋军的劳动力并不缺。

移民本身就是以青壮为主。除了包括160万建设兵团在内的三百万军队外,还有超过一千万的16岁到45岁的男丁壮力忙碌在各行各业。在先锋军的合理安排下,连女人和老年人也调动了起来。

一些行业还有大量的当地零工,尤其是在农业种植和采矿方面。

这些足以满足现在的需求。

而未来,除了另有至少一千万的新移民补充劳动力外,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劳动效率提高才是三巨头主要的底气,当然还有金手指的点拨。

单单从炼钢来说,现在谁能想到吹氧转炉技术会给炼钢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谁又能想到澳洲西北会发现一大片世界级的富铁矿?谁又能想到先锋军早早就入股了众多欧洲企业,可以借蛋孵鸡,省却了一些技术进步的人才投入?

对三巨头来说,八百万吨钢铁产量并不是梦,这个保守数据之上,超过千万吨才是三巨头真正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