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运输权力也很大,铁路、公路、内河航运以及部分空运都统统管辖。
东南亚的铁路并不算多,也没有足够的人才来管控,所以东联国建国初的政府机构中,并没有把铁路部门单列一部,归入了交通部,只在军队中留了一个铁道兵的编制,以方便军队的军管协调。
为了制衡,也为了方便,先锋军的军队中也另留了一套管理体系,不止交通部。鉴于自己培养的人才不足,赵易三人首先确保的就是军队的掌控。
明白制衡之道的俞大为也不在意,他一上任就积极调整规划,首先捏住了铁道这个核心交通系统。
谁料之前对铁路极为精通的李衡,一开始就给了一份让他看上去不着调的规划。
俞大为担心事出有因,不轻易下结论,特地把杜镇远给喊了过来。
杜镇远这位筑路大师也被先锋军的粮食换人计划给忽悠来的,现在正在忙着修复曼谷到吉大港的铁路。
“东南亚地区的铁路轨距正常都是法制米轨或者日制米轨吧这山高林密,地形复杂多变,也适合米轨,要改造的话,可以统一标准,也可以改为国际标准轨,从而直接从德国和美国引进机车,但这个宽轨是什么意思还这么宽”俞大为点出了自己的不解。
他特地做了很多了解,甚至实地勘察了一圈,对东南亚的铁路也有了个初步印象。
东南亚的铁路以米轨为主,主要是法国人推行的1000毫米的米轨和日本人推行的1067毫米米轨,还有部分1435毫米标准轨和日制的762毫米轨,孟加拉那边还有早就推行的1676毫米轨。
俞大为计划把所有的轨道都统一为1067毫米轨,或者统一为国际标准轨。
世界山地地形的主流就是1067毫米轨,除了历史原因外,这个米轨造价低才是主要原因。若是在平原地区,米轨和标准轨的造价差不多,但在山地地区,就差了不少。山地间开路艰难,或许只为多拓宽一米,需要开山劈路的费用可能就会倍增。东南亚地区,山地众多,为了造价和施工难度考虑,俞大为认为米轨才是适合现在的统一标准。
“国际标准轨是以后的大势所趋,若是华夏国内也统一为国际标准轨,就可南北通达,从印度洋直抵漠北,真正实现车同轨了。”在1937年国际上确定标准轨后,俞大为也意识到车同轨的巨大潜力,早早推行标准轨,可先人一步,是最有潜力的改造标准。
只是规划推行毕竟需要考虑实际困难,各地改造的费用不少,也不知现在的先锋军是否能承受,这个标准轨计划只能略居米轨之下。可这个李衡制定的宽轨是什么鬼完全没有基础,也没法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了。
他不知道当初李衡拿出这个宽轨标准时,叶关就曾毫不客气地质问过
“未来标准轨才是大势所趋,你这个铁路专家怎么搞出来个宽轨,这是什么鬼”
要论对铁路的熟悉,李衡绝对是这个世界上绝对的专家,但这个铁路专家也只是一撇嘴道“什么标准轨还不是马屁股决定的这个标准轨虽然在未来趋向统一,却并不是最佳轨距。”
“我们在论坛上不是争论过没有最佳轨距吗”叶关疑惑道。
“就世界标准来说,谈最佳轨距有些扯谈。各国环境不同,国情不同,很难说那个是最佳标准,我们只能根据我们华夏的实际情况和东南亚的环境来推行自己的最佳轨距。况且我们都知道,未来十年内都是冷战对立,很难和其他国家和地区同轨交流,就算是华夏国内也需要考虑种种情况。铁路交通通过换轨已经基本可以满足日后的交流来往,并不急着统一标准轨,况且日后的标准还未定。所以,我才想到了宽轨。”李衡道。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