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处点火的不止是叶关,赵易也在放火烧日本人的屁股。
推出马来亚分基地,并不是撒手不管,那里还有他的兄弟。开分基地,也不仅仅是为以后落棋布局,也需要现在就展开行动配合。
马来亚分基地的动静已经牵制了日军的部分调动。
这里距离新加坡太近了,一不小心就容易影响到马六甲海峡,出现比美国人占领菲律宾更糟糕的事情。
即使美国人真的收复了菲律宾,南海也不是说封锁就完全封锁住的,在军舰护航下,总有商船可以冲过去,回到本土,可一旦新加坡被盟军占领,印度缅甸泰国等地的物资绝对片舟难过。在这个时空,日本人把印度列为战略重点,更是不容马六甲海峡有失,何况新加坡也关系到印尼的石油安全。
美国人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全力支持先锋军开马来亚分基地,给足了空中支援。不止是帮着先锋军运送武器弹药,加强护航,占据云顶高原周围的制空权,还派出了大量轰炸机,对新加坡、吉隆坡等地进行轰炸。
先锋军不多的那点轰炸机也派了出去,不过不是对马来亚。
那里毕竟太远了,不适合雷电战机的护航,先锋军就死死的逮住周边的几个城市轰炸,比如曼谷、平满纳、金边,越南倒是一直没做去骚扰,毕竟还有法国人。
先锋军进攻高棉,已经让法国人很被动了。
法国人明白,没有美国人的许可,先锋军是不会轻易施行进攻高棉的行动。这不同于在越南边界的骚扰式进攻,而是直接拿下了高棉的几个城市。
这有美国人力图重新划定未来东南亚殖民地版图的意思,也有敲打印度支那殖民地的法国人赶紧做出站队选择的意思。
这个时候,盟军已经彻底在欧洲大陆上站稳脚跟了。
欧洲人有了新的选择,几乎一夜之间让看似稳定的欧洲局势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德国人已经镇压不住了,要抽调出大量的精力去镇压地方,面对越来越多的盟军士兵,德国人不断后退。
受到西线的影响,德国人在东线也稳不住阵脚了。
他们从东线不断调兵回来稳定欧洲局势,苏俄却趁机发起了反攻。
赵易三人的改变并不足以影响大势,德国人毕竟没有同时应对东西两线的实力。
德国人在占领这个时代最繁华的世界核心欧洲时,也需要面对已经发展出各类文明的欧洲人的反抗。此时站在世界之巅的欧洲人不像亚非拉地区那样顺从,受过文明教育的他们,难以忍受德国人的侵略统治。不得人心让德国人没法发挥出欧洲的巨大工业优势,反而落后于不断超越上来的美国人。
加上发挥制度优势的苏俄人,和还有最后余光的没落帝国英国人,盟军的实力已经大大超出了德国人。
赵易三人不会轻易改变太大的历史走势,为了一点德国人的好处就失去对未来走势这个最大金手指,德国人即使获得了本土的石油,获得了奥地利的钨矿,同样没法抗衡盟军的强大攻势,最多只是让盟军损失更大一些,让盟军的胜利来得更晚一些。
由于德国人的更强,也激发出美国人更大的战争潜力,英美还是能分清眼下最大的敌人是谁,支援苏俄的力度更大了。
苏俄人只是损失了更多的兵力,却获得了更多的战略物资。
德国人扛过了43年的寒冬,却没有扛过44年的初冬。
10月上旬,超过五百万苏俄人卷着暴风雪从东方扑来了,从三条战线撞向了后方不稳人心惶惶的德国人。
“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争”斯大林突击开始了。
虎豹铁骑也没法阻挡战斗民族的乌拉狂热,已经人心变动的德国仆从军首先溃败,让前线动摇,继而引发了德国人的不断溃败。
一路上退过了第聂伯河,才稍稍稳住阵脚。
但在先锋军进攻高棉时,法国维希政府还在维持,印度支那土地上还有大量日军驻扎,就算戴高乐不断下命令,让德古也迟迟没有靠向盟军的动静,由不得美国人不敲打一下。
赵易紧抓住这个敲打的节奏,一开始就毫不客气的吞下了高棉的几座城市,并继续向周边扩张。
不吃眼前亏的让德古终于低头了,急忙和盟军接触,戴高乐也和美国人交涉,不想让先锋军插手法国殖民地。
英美法交涉了不久,先锋军就得到了美英联合传达的停止侵占法国殖民地的告诫。佯攻和边界摩擦可以,但不可以大片攻占法国殖民地土地,已经占领的依然还归先锋军占领,对抗日本人的反扑。这或许是美国人给先锋军争取来的,但对于赵易来说,已经察觉到了美国人的变化。相对于法国这样一个老牌帝国的支持,先锋军这样一个世界偏远地区的地方政权不算什么。
想想美援,想想美国人现在的支持,赵易也只能顺从。先锋军在高棉的行动也足够了,没法继续向南或者向东了,这样太过深入,真的很容易被日军围困。
“我们越过豆蔻山脉,向西南方向,试着攻一攻泰国